英国路透社1月6日报道,原题:使用学生实习生凸显中国用工荒 去年9月,急需1.9万工人的烟台富士康工厂向当地政府求援,地方官员随即令该市职业高中派出学生救急。随着诸多工厂从珠三角迁出,他们发现中国其他地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遍地都是工人。
这种状况促使跨国公司及其代工企业使用大量职业学校和技校学生。这类学校教授多种专业并包括强制性工作经验,这意味着学生只有接受学校指派的工作才能毕业。中国教育部预测,每年至少有800万职校生约1/8的中国16岁至18岁人口被安排到生产线和车间工作。
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工资在中国制造业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有些行业已达30%。这促使中外制造商转向具有低成本优势和消费阶层日益壮大的中国其他地区。烟台的最低工资为1100元,而深圳已达1500元。
迫切取悦新投资者的中国地方政府,往往依赖学校解决用工荒问题。烟台市并非中国唯一支援富士康的地方政府,但该市能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烟台LG伊诺特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估测,2004年至今,烟台可招用的16岁至18岁的人口已减少一半,如今确实很难招到工人。
在临时需要增加工人的生产高峰期,工厂往往将目光转向学生。中国学生的数量确实很多。最近5年来职校毕业生激增26%,2011年达660万。中国的父母往往将无法进入高中就读的子女送到职业学校。在位于华南的本田汽车工厂,此类学生在工人中的比例就相当高。对制造商而言,相对全职工人,成本较低的职校学生也极具吸引力。即便二者工资相同,后者也能节省10%至40%的支出,因为不用承担义务为实习生缴纳医疗或保险。
中国法律要求学生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且不准上夜班。但烟台的职校学生说,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且常上夜班。被采访的学生对实习工作看法不一,有人抱怨太累,有人认为有助于未来就业。艾默生电器(中国)则表示,实习生和其学校发现,在我们这里的工作经验很有意义,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