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月21日

    亚洲周刊:纪录片《下南洋》追溯华人移民南洋血泪


    纪录片《下南洋》,追溯几个世纪华人移民南洋的血泪,在朝廷遗弃与当地血腥排华夹缝中,回眸中华民族的心灵特质,荡气回肠。由周兵导演、麦天枢总策划,张晓卿投资约2400万人民币,重现湮没的历史。

    随着中国社会自我认识的深化,南洋越来越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课题。

    巨大的南洋社会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心灵特质。南洋华人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地方,阅历了整个中华千年和百年来的双重命运。探索南洋对于中华文化的自我理解,以及对当下中国人自省与思考的价值在不断突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下属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常青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特别策划制作了一部全面反映南洋华人发展历程的十集高清纪录片《下南洋》(暂定名)。该片将展现华人在东南亚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开放的全球视野梳理历史、关照当下,力求打造一部能?对华人社会未来发展的建构有所?示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该片计划于二零一三年下半年制作完成,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正式播出。一月十二日,该片的部分精采片断在北京提前与传媒见面。

    《下南洋》是目前中国国内投资最高的纪录片,共分为《华南之洋》、《异乡家园》、《血泪南洋》、《百年兰芳》、《千年家族》、《母国春秋》、《北望之心》、《开放之门》、《南洋祝福》等十集,每集投资约二百万元人民币(约三十二万美元),总投资二千四百万人民币。《大国崛起》的麦天枢为总策划,中央电视台导演周兵为执导,法国纪录片《海洋》的摄影师也加盟其中参与拍摄。

    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常青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表示:「作为下南洋纪录片的推动者,我深深感受到历史和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震撼、影响和发展,也代表了海外华人对自己的母语、历史和文化有一种不可割舍的依恋和崇敬。」张晓卿表示,「文化祖国、文化民族」也是他生活、创业的精神源泉。

    「《下南洋》无意追究历史的对和错,我们只是希望还原历史,从历史的痕迹中找到可供后人反思和学习的灵感和素材」,张晓卿说:「我们不能让历史继续留白和埋没。任何历史的进步都不是廉价的,文化是无价的。历史可以重建民族的尊严。历史是让人知根知本、是沉重的,也是多姿多彩的。历史孕育了几千年的丰富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下南洋》虽然充满了血泪,却也孕育了独特、多元、丰富、包容的东西方文明兼收并全的文化生态和社会面貌。」张晓卿希望「中华民族血泪、苦难不再,强盛、振兴可期」。

    中国人何时开始赴南洋?为何离开故土?在漫长的漂泊旅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又展现了哪些来自其文化背景的品格特质?在一片几乎未被开发的处女之地,中国人是如何建立起异乡的家园?当殖民时代开始,西方以国家行为组织化地进入南洋,它们不可避免地与已经在当地生存下来的华人产生协作及冲突。

    对华人的周期性屠杀

    在南洋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殖民者的统治下,华人的命运亦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最极端的,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屠杀。血流成河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血泪苦难之后,南洋社会是否已走向更健康理性的社会架构?当地的政治生态如何?《下南洋》沿着一连串的历史疑问,一路向南。

    对中国人来说,「南洋」与「东南亚」并不是两个可以等同的概念:「东南亚」从属于地理定位,「南洋」则裹挟了太多文化与历史的重量。为了将这些沉重的文化情结解开,导演周兵率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漫长的追寻。

    在先人的脚印上逐光猎影,是一条艰辛的路。「从赤道到东北,从零上三十五度到零下三十五,上天下海,酷暑极寒,无所畏惧。」周兵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拍摄感受。「从马尼拉到江门,从吉隆坡的酷暑难耐到阿姆斯特丹的冬雨寒寒,下南洋的这艘大船,从北向南,从夏至冬,行驶了整整三个月,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啊!」


    「南洋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周兵说。从南洋的今天和历史,可能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的当下和未来。「尽管在福建和广东也经常做拍摄,但是,我在南洋拍摄同样的祠堂、同样的传统文化、同样的华人表情,我感觉他们的内在是完全不一样的。马来西亚华人、汶莱的文化、新加坡的华人,让我的内心受到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震撼和感触。他们内在的东西,几百年间,通过价值的传承、地域文化的传承,艺术形式得到保存。当下的中国,尽管还有着中国的面孔,却不是传统的、根上的东西。」


    华人下南洋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对照价值。麦天枢表示,期待能有更多类似《下南洋》的纪录片出现,「能?让这个社会稍微沉淀一下,庄严地看待自己的历史」。

    他认为,南洋华人的历史研究资料同时存在于海外知名大学,更容易补充中国大陆研究华人历史的不足。同时,南洋华人社会没有经历激烈的意识形态革命,因此保留下来的文化面貌更真切。拥有大陆文化没有经过不断地革命、颠簸、阉割、重组,是一个自然的华人社群。

    《下南洋》亦为中华民族「家国观」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角度。家族的繁衍时间在中华文化历史上,远远长于王朝更迭周期。是什么赋予「家族」这一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是如何在南洋的舞台上扎根蓬勃?在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心里,故乡只是以留在家乡的亲人为中心,以村镇为半径的一个很小的地理范围,在这之上,不是故国,而是朝廷。千年来,在天朝观的笼罩下,朝廷是如何对待出洋的子民?南洋华人又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由此自认为中国人?在关于「家族」这一集里,将站在母国视角,描述南洋华人身份的变迁,由此,也映射出母国的变迁。

    中国百年来的动乱与曲折,南洋华人是最切身的旁观者或亲历者,他们由早年间悲剧的主体变成了想要改变国家整体悲剧命运的人。随着国民观念的建立,他们曾以热忱和决绝参与着国家的变革,但他们北望母国的赤子之心却总要面临冰或火的考验。

    幻灭之后的奋斗与希望

    在南洋华人对中国大陆的幻想与期许的不断颠覆中,或许可以同时看到一个民族的双重人格。名作家、《生活》杂志联合出版人许知远认为,华人社会对中国的想像总在经历「幻灭和失败」。

    他说,最近一次幻灭和失败是在一九五零年代,当时大批华人回到祖国,他们被毛泽东所说的一个「新中国站起来了」的图景鼓舞得热情洋溢,操着各种口音的华语回来建设新中国,最后他们迎来的是无尽的羞辱。印尼、马来西亚华侨是在七十年代借周恩来的政策才逃到香港去,逃离悲惨的故事。「而过去十年又看到一个新的故事:中国再度崛起了。华人社会对中国又掀起一次期待,尽管这个国家的内部是高度专制和封闭的。但华人社区一方面希望分享这个帝国雪耻的荣耀,一方面又不愿意去承担生活在帝国之内的痛苦与压抑。」

    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时间很赞赏张晓卿的家国情怀与包容心态。时间的发言,充满了对国民命运更加自由的期许。他说,张晓卿拿督给自己旗下媒体以自由言说的空间,而同时,几百年前中国人仍有下南洋的自由,这是百姓自由选择生活的历史。从历史与他乡回望当下的中国,他期待中国能在这种对照中反省,或者开始一个新时代的「下南洋」,重新寻找自由。     (原载香港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