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第五代领导人的上台,以及近阶段国内各界对新加坡发展经验的持续关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模式”和有关未来走何种发展道路的讨论。对此,社科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学习新加坡模式的前提是认识其执政党的忧患意识。
“新加坡是一个弹丸之地,夹在马来西亚、印尼之间,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当时新加坡被迫从马来联邦独立,冒了很大的风险。新加坡的规模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须时刻有忧患意识,新加坡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自我更新和改革的意识,如果不认识这个东西,我们就没法借鉴新加坡的发展模式,”许利平认为,要学习新加坡模式没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学习它的精神实质。
许利平分析称,新加坡模式分为两种,一个是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国家或者城市的发展。“在党的建设发展方面,新加坡1965年从马来联邦独立到现在,走过这么多年,一党独大的政治体制取得了它的成功,但一个政党老在优良成绩中,往往会养成惰性,这种惰性慢慢变成了前进的阻力。这值得共产党好好借鉴和反思,需要执政党时刻提醒自己不断进行更新、变革,不断地要把握世界的大潮。”
对此,许利平以新加坡2011年大选为例作了分析,2011年大选,人民行动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虽然在议会议员选举中,结果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整个选票锐减,这对执政党是一个警醒。李显龙再次执政以后,提出必须要对人民行动党有忧患意识,必须进行变革,要更多倾听年轻人的呼声,基于此,他相继推出了很多变革的措施。
“所以,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一定要变革,反之,很容易自满,没有前进的动力,这是危险的。”许利平说。(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