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根本上讲,所谓的“新加坡模式”,有一点一开始就不易学,或者学不来,即新加坡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议会民主国家。]
作者:王江雨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面积不足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500万人的小岛国新加坡,在中国多年成为官商学各界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对象,也颇具传奇色彩。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核心因素吸引国人:一是它是经济成功的华人国家,二是它的威权发展模式。中国官员学习新加坡的热情之高有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以说,几乎每一天,都有几百名以上的中国大小官员以培训的名义在新加坡出没。
在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新加坡在几十年内从第三世界蹦跃至第一世界,现在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三位。但是,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新加坡“亚洲威权国家”的名声昭著于世。这种印象也给一些国人一种多多少少有点提不上台面的期待,即即使没有民主,那么像新加坡那样有一个高效廉洁能干的政府,并在其领导下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国人对新加坡的认识,纵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也是一个不美丽的误解。从根本上讲,所谓的“新加坡模式”,有一点一开始就不易学,或者学不来,即新加坡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议会民主国家。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奉行英国传统的威斯敏斯特民主议会制,具有名义上的议会主权和反对党存在等特征。在这个体制里,议会成员在多党竞争的情况下由全民选举产生,然后由议会多数党组阁,多数党领袖为国家总理,阁员也多为本党议员。由于威斯敏斯特体系中议会和行政结合在一起,要实现议会对政府的制约,反对党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力量就无法制约执政党。现在新加坡议会就是这样,反对党的力量在议会非常弱,无法形成有意义的制约力量,所以执政党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非常强势。
但尽管如此,新加坡还是具有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加坡国会的议员确实是全国选民根据选区划分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属于货真价实的直选。新加坡的选举鲜有舞弊现象,开票计票过程公正,有反对党人在场监督(以新加坡有限的人口数量,这个在技术上毫不困难)。
第二,新加坡国会议员和人民有着密切的、定期的直接接触,议员非常亲民。议员(包括总理在内)每周至少有一天时间接见选民,处理几十起选民的帮助请求,忙到深夜很正常。所处理的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包括和雇主的纠纷,租金上涨,孩子上学等和选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平常议员也要走访选区,不时为选民解决一些切身问题,甚至亲自为选民换灯泡的都有。反对党没有专供执政党使用的“冷气办事处”,就在组屋(政府承建的楼房,大多数新加坡人居住的住房)的底层摆几张桌子接见选民。
尽管新加坡政治制度具有现代民主的基本框架,这并不是说新加坡的民主制度就非常成熟。自新加坡1959年自治以来,人民行动党一直就是唯一的执政党,反对党根本不成气候。从结果来看,这首先是因为行动党本身非常能干,吸收了全新加坡一部分最杰出的精英,执政成就卓著。在新加坡人看来,新加坡今天的经济成就,没有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就不可能实现。
但这并不等于说行动党就是“天命领袖”,一定理所当然地得到新加坡选民的全力支持。实际上,行动党貌似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是通过一系列包括权谋在内的手段来巩固的。比如,该党通过自己掌握的行政资源给选民造成不当压力(如使或者威胁使反对党当选的选区福利减少)。此外,行动党主导制定的选区划分制度,保证执政党可以以60%的支持率拿下国会95%的席位。这些从成熟的民主制度设计来看,都并非光彩的手段。
尽管有上述种种不足,但从根本上讲,新加坡不失为一个民主国家,对所谓“新加坡模式”的一切特点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点。新加坡有一个高素质的领导团队,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为建设新加坡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包括愿意在经济有所发展后采取种种“慷慨”的与民分利的措施,无不是因为政府多多少少受到选票的压力。
换言之,新加坡政府还算一个人民以选票授权进行统治的政府,执政党如果没有好业绩,会很容易在新加坡现有宪法的框架内被选下去。执政党之高效廉洁,其根本动力仍在于“以业绩换选票”。
了解到这一点,不知还有多少政府官员愿意诚心学习所谓的“新加坡模式”?如果真愿意学习,那就是认识到了新加坡模式的成功,毕竟离不开“权力在民”这4个字,如真能践行之,何止是国家民族之大幸?(原载: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