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狮是新加坡的象征。某种程度上,这个屹立在新加坡河出海口的标志其实也是新加坡两大主权投资基金之一淡马锡的投资风格的写照。
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上的淡马锡,有时像狮子一样凌厉出击,有时又像鱼一样灵活擅变。
事实上,在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名单中,共有20余家公司入榜,均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国家,唯一出现过两次的国家是新加坡,而这两只新加坡主权基金分别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控股公司。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为新加坡政府所控股,那淡马锡又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如何能和政府所控股的投资公司并列为新加坡主权基金的双雄呢?淡马锡控股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产值占新加坡GDP总量的13%,市值几乎占据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半壁江山。
新加坡政府既然已经由政府成立了一只主权基金,为什么在70年代初政府又要成立这么一家公司呢?它成立的背景是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它与新加坡政府又有什么关系?
淡马锡受托管理30余家国联企业股权
“淡马锡”三个字是马来语“Temasek”的音译,意为大海。淡马锡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
其实,它是按照新加坡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以私人名义注册成立的控股公司。根据当时政府的委托,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联企业的股权(总额达3.45亿新元,约合7000多万美元),被授权由淡马锡公司负责经营。政府赋予它的宗旨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从而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淡马锡是新加坡政府所全资拥有的几家公司中知名度最高的,却始终保持神秘。作为豁免私人企业,淡马锡控股不必像上市公司一样公开每年的财务报表,因此一直以来对该公司的传闻都不断。该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和莱佛士饭店等几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企业,曾有国外媒体估算,淡马锡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价占到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淡马锡控股除了投资新加坡本地市场外,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终点,目前大约一半的资产是在新加坡以外地区。其中主要的投资包括马来西亚电信、印度的ICICI银行、澳大利亚第二大电信公司Optus。近年来该公司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先后出资购买中国民生银行[-0.52% 资金 研报]、中国建设银行[0.21% 资金 研报]和中国银行[0.34% 资金 研报]的股份等。
也是随着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民生银行的上市,淡马锡这个名字开始在中国资本[-1.96%]市场受到关注。事实上,近几年来,淡马锡不断寻求在全球范围的投资机会,并不时与跨国企业展开竞争,已成为全球企业关注的对象。
过去,淡马锡的投资组合随着世界经济和新加坡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它控股的很多老牌企业已经成为世界性产业的领导者,例如星展银行、新加坡航空等。近年来随着全球和区域性经济的复苏,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淡马锡又及时抓住了中国、印度和东盟的经济增长点,重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现在,淡马锡除了投资新加坡本地市场外,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列为投资重点,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投资分布在新加坡以外的地区。
除此之外,淡马锡的经营效率也是令人称奇的。初步估算,虽然淡马锡管理着如此巨额的市场资本化资金,每年的经营费用却不到3000万美元,其员工总人数也只有250人。公司实行政企分离,由董事会治理,授权专业人士经验,不拘一格任用最优秀人才,有选择地重点控股,抓大放小,管控财务,形成多方位制衡约束等。
重仓金融业,2012年回报1.5%
由于自成立以来直到2004年9月为止从未公布过财务报表,淡马锡因此被海外投资者认为是新加坡最神秘的企业之一。
不过,这个神秘感正在被逐渐打破。淡马锡公布的2012年年报中披露,2012年淡马锡以新元计算的一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1.50%。三年期的年复合股东总回报率为15%。10年期和20年期的复合股东总回报率分别为10%和15%。淡马锡自1974年成立以来的股东总回报率为17%。
在2012年,淡马锡的股东权益更是创下1580亿新元的记录,其中包括120亿新元的公允价值储备。集团净利则保持在110亿新元。
年报中称:“自2002年3月起的10年间,作为一位亚洲的积极投资者,我们的投资资产总额将近1400亿新元,脱售资产总额约900亿新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塑投资组合,把重心从单一专注于新加坡,转移至把握亚洲与新加坡转型的双重机遇。我们的投资组合价值在这十年间已从2002年3月的770亿新元增至1980亿新元。”
记者翻阅数据后发现,自2002年3月以来进行的投资项目,在过去10年为淡马锡带来超过18%的年化回报率。同一时期淡马锡进行的蓝筹股投资如新电信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等为淡马锡带来了11%的稳定年化回报率。
淡马锡主席在年报中也直言不讳:“根据模拟测算我们的重点持股方向,如果我们的投资组合自2002年3月31日起一直维持不变,没有积极进军亚洲,那么截至2012年3月的价值只会增至1650亿新元。”
截至2012年3月底,根据淡马锡投资项目拥有的资产计算,该公司在亚洲的“曝险”占72%,低于一年前的77%。这部分包括淡马锡在新加坡的“曝险”,其比例在过去5年保持平稳,约占总投资组合的三分之一。去年的重点投资项目之一,是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和淡马锡以60:40的股份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新加坡地段。这些商业地段是马来亚铁道公司1归还在新加坡的铁道地段而同新加坡政府交换的地皮。此外,淡马锡另同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合作,在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开发两个养生保健相关项目,总值约30亿令吉。
淡马锡在同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合资项目中所持有的股份,资金来源于新加坡政府注资。这些项目预计会在三到五年的期限内完成。中国的银行业仍是反映蓬勃增长的中国经济与中等收入阶级的优良指标。在截至2012年3月的财政年度,淡马锡增持了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2012年3月31日以后,该基金调整了在银行业的整体曝险,包括在中国工商银行[-0.25% 资金 研报]投资超过30亿新元。
但从整体而言,淡马锡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曝险”份额从36%减少到31%,这主要反映了市值的缩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淡马锡的投资组合所占的“曝险”份额提高到了14%,北美和欧洲所占的“曝险”份额则从一年前的8%增至11%,主要由于在能源与资源领域的投资。处在萌芽阶段的拉丁美洲投资“曝险”份额占1%,增长超过20%。
偏爱银行、交通运输与电信股
淡马锡目前直接或间接持股的公司达2000多家。而在其国内资金布局中,重点囊括了以下企业:港务集团100%股份,世界第二大港口运营商;新加坡电力100%股份,新加坡最大电力公司;新加坡科技100%股权,新加坡最大电子工程服务公司;新加坡电讯65%股份,新加坡最大的电信公司;嘉德置地61%的股份,亚洲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新加坡航空公司57%股份,按市值计算世界排名第二的航空公司;星展银行28%股份,东南亚银行界龙头。
最初,淡马锡的投资领域并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新加坡政府将自己投资设立的国有企业几乎都转到了淡马锡旗下,因此,淡马锡在成立之初的十几年中很少调整自己的投资领域。
2002年新任总裁何晶一上任,便提出调整淡马锡投资方向的策略。何晶提出,淡马锡控股必须把自己的发展与亚洲其他高速发展地区的经济捆绑起来,因此,在未来10年内,淡马锡将按照“三三三”的原则将其投资分布于新加坡、亚洲以及OECD地区。这几年来,淡马锡也正是按照这一策略在调整其投资方向。
通过综合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淡马锡全力进军的三大行业分别为:
银行业。淡马锡于2005年入股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通过这两项投资,淡马锡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外资机构之一。另外,2006年淡马锡还收购了民生银行5%的股份和巴基斯坦NDLC-IFIC银行73%的股份,并且早在2003年淡马锡就收购了印度第一大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9%的股份,此外,淡马锡还持有印尼金融银行和印尼国际银行的股份。
交通运输业与电信业。在早些时候,淡马锡与阿联酋Istithmar公司对印度的SpiceJet航空公司进行了联合投资;2005年5月,淡马锡购买了中国长城航空公司5%的股份;此外,淡马锡还在泰国收购了一些港务公司的股份。
生命科学行业。2005年6月,淡马锡宣布与Interpharma Asia Pacific及Quintiles Transnational共同出资1.12亿美元,建立一家合资公司,业务是在亚太地区销售药品,淡马锡持有合资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 (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