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13日

    新加坡模式,带来什么——中新首个共建社区医院

     
    这是一所带着新加坡“血缘”的社区医院,它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依托三级甲等医院的强大后盾,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实施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全科医生培训等多方面的工作,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服务,开创了全新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模式。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强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方向下,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这家首个由中国与新加坡共建的社区医院,带来了新加坡先进的社区医疗和健康管理理念,并担当起探路者的角色,为我国基层医疗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风景秀丽的厦门岛东北部,毗邻国际会展商务区的前埔,有一座色彩绚丽的七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由天蓝色屋檐线和大红立柱撑起的白色屋顶上,“闽新”两个镂空红色大字横空出世……这里就是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

      “闽新”二字诠释出这家医疗中心的内在意义——它是首个由中国与新加坡共建的社区医院。这座清新脱俗的大楼出自“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博士的精心设计,它富有南洋风情及闽南骑楼建筑特色,内部装修典雅、充满人文关怀气氛,是一家别具一格的社区医院。医疗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00多平方米,历时两年多的建设,于2011年8月隆重开业。

      中新友好的载体

      祖籍福建永春、时任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的郑美乐女士,讲起厦门和新加坡深厚的历史渊源如数家珍。她说:“1821年,即新加坡开埠之初,一艘从厦门出发的帆船直航新加坡,从此开启了两地直接往来的历史。现在新加坡有77%是华人,而其中60%祖籍福建。”

      郑美乐坦言,祖籍福建的老一辈新加坡人,对故乡的感情深且执着。“如何让他们的这种情感在新一代的新加坡人身上延续,如何让乡情发扬光大?是我想推动的方向。”作为第三代新加坡人,郑美乐道出自己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正是郑美乐的积极推动,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才得以落户厦门。

      她四处奔走,动员在闽华人华侨和新加坡团体及个人踊跃捐款,与厦门市政府商谈合作,双方按1∶1配套资金投入建设。谈到推动这一项目的初衷时,郑美乐说:“考虑到厦门也在深化基层医疗服务的改革,而我们新加坡正好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与厦门分享。”

      新加坡的社区综合诊疗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运作,目前新加坡有18家社区综合诊疗所,已经较为成熟,诊疗所的经验对厦门的社区医疗改革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这家社区医疗中心成立前后,新加坡淡马锡基金出资300万元,选送一批医务人员赴新加坡培训家庭医学科先进服务理念,并与新加坡保健集团社区医学部建立培训交流中心,加强全科医生的培训与互访。到目前为止,我省已有110多名社区医务人员参与了培训,它不仅成为中新之间医疗交往和交流的平台,还成为社区医疗服务全科医生的重要培训基地。

      基层医改的探路者

      早在2007年,厦门市就率先进行社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探索。

      其核心内容是,实施“医疗重组计划”,由市属公立三级医院举办社区医疗服务,实施免挂号费、基本药品零加价等惠民政策,医保实行无缝对接,凸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

      借鉴新加坡先进的社区管理经验,解决厦门社区医疗发展的瓶颈,是建立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的最初设想。“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我们的改革理念与新加坡所倡导的就医理念不谋而合。”中心主任刘志松说。

      走进这家社区医疗中心,随处可见新加坡医疗的影子。从绿色的停车带下车,进门就是导诊台。“在中心可以直接到门诊找医生,不需挂号。”刘志松介绍说。大厅里显得安静而有秩序,在一楼右手边,有一间“健康小屋”,小屋内配备有血压仪、血糖仪、脂肪检测仪等医疗仪器,社区居民在这里可以自助完成7项基础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骨密度、人体成分、肺功能等,健康指标将记录在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内,供病人调阅和医生参考。

      刘志松介绍说,中心现有21个健康管理团队,负责辖区内21个居委会、24万名居民健康的管理工作。

      医疗中心设有综合诊疗层、中医特色区、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培训区和行政办公区。中心下设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等20多个科室,中心80多名员工全部经过全科医疗及护理培训,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

      “中心没有很严格的分科,采取首诊负责制,一些常见病在这里基本可以搞定。”刘志松说。

      同时,依托三甲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实现了医院与社区医疗中心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机制,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看病挤、看病难问题。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医疗中心有三甲医院的后台支持,社区居民完全不用担心大病、重病的救治,相反,在这里还能早诊断、早发现、早预防。”刘志松如是说。

      扎根社区的健康理念

      在医疗中心,一幅幅张贴在楼梯的两侧和地板上的健康知识漫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你边走边看,就可以了解到很多健康知识。形象生动的健康宣传,使得枯燥的楼梯成为健康步道。

      看似平常简单的宣传,体现了中心工作理念和重心的变化。除了日常的基本医疗服务外,他们把更多的工作精力放在了社区健康促进和慢病管理上。

      “我们在全省率先创建‘健康促进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调动中心员工、社区、居民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医疗中心副主任张峻峰介绍说,中心试点慢性病全程关照计划,推行慢病“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尝试签约436户家庭1000余名慢病患者。“有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使社区慢病管理更系统、更完善、更有亲和力,还增加了患者对社区医疗的认同度。”

      为强化健康教育工作,中心与街道居委会协调互动成立了健康促进委员会,经常到社区居委会举办各类健康教育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中心85名医务人员组成了21个全科医生健康服务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每月下社区服务2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入户随访、街道“安康”计划对象的入户医疗服务、产后访视等服务。

      在社区医疗中心,刘志松把记者领到一个空出来的台子前。“这个是我们原来用作打点滴的地方,现在取消了。”刘志松说,“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提倡科学合理用药。百张处方的抗生素使用率降低了15个百分点,平均每张处方降低医疗费用10元。”

      “我们所要提倡的是正确的健康理念,包括用药;防病于未然,让社区居民通过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不生病少生病,这也是我们的追求。”刘志松表示,中心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