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女儿的班级组织食品义卖,为一个慈善机构募集,女儿也报了名。因家里的烤箱不常用,太太就去买了些糕点,由我陪女儿去学校参加义卖。参加义卖的共有四个女孩子两个男孩子,其他孩子都带来了母亲在家里自制的糕点。
周六的美国学校,热闹非凡,学生们组织了各项体育比赛,如足球,棒球,篮球,家长们也踊跃参与,呐喊助阵。孩子们手挎装满食物的篮子,由老师带领穿梭于人群中售卖,而我则跟在后面“压阵”,观察着第一次参加义卖的女儿。
刚开始,女儿还有些害羞,但很快就进入“角色”:先主动打招呼,告诉观战的家长此次义卖的目的,然后介绍篮子里的点心。如果家长无意购买,她就说声谢谢后离开。如果成功,她还会说一句“谢谢你的支持”。然后,无比喜悦地将钱交到老师手中。一次,她更是兴奋的对我说“我收到一张10元。”。
不知不觉地,义卖进行了3个小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盘点了义卖的所得,居然有二百六十多元!在孩子们的喜悦中,流露出来的是一份成就感和一份自豪感。
此时,我才注意到女儿是孩子们中唯一的亚裔。因太太常去学校做义工,听说女儿班上亚裔占一半以上,很是好奇其他亚裔孩子为什么不参与。再一打听,原来不少美国学校的亚裔孩子正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周末的各种学习班,无暇顾及义卖。的确,周末体育场上也很少有亚裔的身影,虽然美国学校的亚裔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前段时间,女儿班上组织访问本地麻风病人居住的疗养院,我正巧在美国出差,太太打电话问是否安全,我说没事。事后,女儿兴奋地写了一段日记,记述同学们给老人赠送礼品,并同他(她)们玩游戏的有趣经历。而且,就是参加义卖的六个孩子中的五个访问了疗养院。
孩子学业优秀,自然令父母为之欣慰,但接触社会,主动参与社交及公益活动,也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我一直认为,在学校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同样需要培养健康成熟的心理,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是迈向成熟的必然步骤。更重要的是,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绝不是依靠进修几门课程就能速成的。
本人接受了国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再经历了美国的高等教育,深感中美教育差距所在。简单地讲,中国教育前紧后松,孩子们在父母老师的期盼下,自幼儿起即肩负“重任”,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进入了大学,压力反而减轻了。而且,不少学生的专业是在中学时即选定,大多受家庭或社会时尚的影响,是否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无暇思量。而美国教育正好相反,前松后紧,看似蜻蜓点水,什麽都不精通,但面面俱到。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院才是其教育的精华所在。优秀的学校,入学不易,毕业更难。许多美国学生的专业方向是在大学中形成的,而这时,他们已是能够独立思考的成年人。我经常告诉下属,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1)勇于合作的精神;(2)虽然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如何获得。
精英教育,是许多亚洲国家的特长,也要求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严峻的挑战。也许,这是面对人口众多而不得不采取的举措,但这样的教育是否剥夺了更多人的成功机遇。试想,如果中国不是一味地追求北大清华的规模和学科数目相比于哈佛耶鲁,不是一味地追求寥寥几个学校的世界排名,不是一味追求成为培养最多的博士发表最多的论文的国家,而是踏踏实实,栽培50所大学占据世界排名151-200,那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非常成功。日本的教育在二战后的废墟中建立,踏踏实实地不断进取,才有今天的日本在教育和科技上的成功。以诺贝尔奖为例,如果二十多年前是偶尔有一个日本科学家获奖,那么近几年来,日本科学家获奖日趋增多。这一切,不可能是急功近利的冒进,相反,是日本二战以后60多年的教育的成功[注:日本籍科学家共获17个诺贝尔奖。其中,2000年以后11个。在此之前的六个奖分别是物理(49,65,73),化学(81,87)和医学(87)。]。同样,美国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哈佛耶鲁,而是在世界排名前10,前50,前100和前200中美国大学的数量。
一次同新加坡同事聊起本地教育制度,我开玩笑地说,本人就是这种制度的“幸存者”。他们不解地问,难道你不是“受益者”?我回答,不能“幸存”,如何“受益”?想起女儿在义卖中与陌生人的交谈和完成义卖后流露出的天真无邪的喜悦,这是自己的童年所没有的经历。但今天,社会活动已是女儿的成长历程。的确,对于她,这是一条不同的“起跑线”。
(作者斜桥:出生上海,留学美国,在新加坡从事科研工作。斜桥为南洋视界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