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18日

    专访叶聪:新加坡华乐团 新乐季新看点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7月17日电(记者 杜婉绮 实习生 吴佳)7月15日,在新加坡华乐团新乐季发布会结束之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接受新华网专访,就新加坡华乐团新乐季的特点和突破、青少年音乐人才的培养和中国巡演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

    新加坡华乐团由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赞助,目前拥有80名演奏家,是新加坡唯一的专业国家级华乐团。自1997年首演以来,华乐团在肩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际,也以发展和创新为重任,通过汲取周边国家独特的南洋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乐团。

    新华网记者:新加坡华乐团的乐季已经开始多少年了?

        叶聪:是从我参加新加坡华乐团之后,2002年开始的。最开始的乐季不是非常的完整,我们之前的乐季是从1月到12月,后来因为要向国际接轨的关系,我们就推到8月到来年的7月。因为国际上大乐团的乐季一般都是从秋天开始,到夏季结束。我们为了跟国际接轨,但是也不完全只是为接轨,也是为了我们跟他们合作,去请人都比较方便。

       新华网记者:2013/2014乐季跟去年乐季相比较有哪些新的突破和改变?

       叶聪:第一个突破是,我们这次乐季要到中国去巡演,巡演不是每个乐季都有的,这次不是政府派我们去,是我们自己组织的跟当地邀请单位合作的巡演。这次巡演我们会把过去十几年一些好的节目带到中国去,这个突破的意义还在于,这次的中国巡演只是第一波而已,我们以后还会去欧洲、美国等地。第一炮打到中国去是因为我们和那边的关系比较熟,并且各方面谈的比较好。第二个突破是“千人共乐”。这个节目不是每年都能做的,今年我们是在新的国家体育馆做的,是很大的圆形场地。一个是参加演出的人数会突破,以前我们的最高纪录是2400人,这一次一定会突破,当然具体人数我现在还不能透露。第二观众人数也会突破,因为演出会场是非常大的。第三是节目风格的突破,一方面是体现我们的南洋风格,另外也会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音乐。但是这次跟以前的“千人华乐”相比,我会考虑加入一些视觉上的配合,例如灯光、视频等等,所以这次将会是一场很特别的演出。

       总的来说,我们新乐季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一个是“继往”,一个是“开来”。“开来”是代表新的特点,我前面说过的。“继往”有两点,也代表了新加坡的特点,分别是中西合璧和古今相撞,那么今年我们会把这两个特点提高到更高的高度,很多节目里面会有中西合璧。古今相撞的意思是,一面是潮州音乐,一面是欧洲音乐,虽然是以前的特点,但这次会把这些特点提升的更高。所以,一个是“继往”,是提高以前的高度,一个是“开来”,就是说新的特点。


    新华网记者:在节目编排方面华乐团更注重讲英语的人群,还是讲汉语的人群?

        叶聪:两面都要照顾到,在新加坡仅仅照顾一个群体是不够的 。老实说,在我刚来的时候,大部分受众是讲汉语的人群,而且有一大部分是年龄比较大的人群。在2002年以后我就极力拓宽观众群,首先在讲汉语的人群中我也向中年和青年人发展,演奏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歌曲,把他们吸引过来。第二我们也向英语方面做发展。英语其实不一定全部面向非华裔,很多新加坡华人汉语不流利,英语反而更流利,这是我们一批很大的新观众,这批人在中西合璧中起到很多作用。历年来我们都希望看到新的观众群体,希望汉语和英语观众都有,而且是老、中、青年都有,并且能够在知识界、商界、甚劳动界都有很健康的一个彩虹式的组合。

        新华网记者:除了关注华人人群之外,会不会关注到马来、印度和其他的一些群体?

    叶聪:我们在照顾到非华人受众中时会特别选一些节目,比方说,这个礼拜六要排节目的人员,就不是新籍歌手,是美国作曲家和歌手。美国作曲家我请了三个,还有美国的钢琴家和演唱家,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在马来和印度方面,我们曾用印度鼓来演节目,也演过马来的皮影戏,所以我们的节目应该说是多样化的。当然最基本的节目还是面向华裔的节目。我的方针是,争取新的观众,又不失去原来的观众。第一是立足我们原来的经典著作,第二是着力发展有新加坡特色的作品,把新加坡的一些马来、印度风格甚至潮州、闽南、客家、海南、广东风格合在一起,着力去发展新加坡特色。第三是推动其他的群众来听,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演出,但是一定要有立足的基础,然后才能往外拓宽。

        新华网记者:华乐团最近有一个新设的职位叫青年助理指挥,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决定设立这样一个新的职位呢?

        叶聪:我思考了很多年了。我开始来华乐团的时候,郭勇德还没上任,他原本是做打击乐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我要培养本地人才,第二是培养青年才俊,第三我们这个乐团日益壮大,一个人,甚至现在的两个人都很难应付,需要多一些的人来面对。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这次增加了一个新的全职的青年助理指挥。我们选择的倪恩辉是本地一个二胡演奏者,他非常热心于指挥。他在南洋艺术学院学了二胡之后,我把他推荐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两年拿到了硕士学位,这次学成归来我们把他吸收进来,成为了我们的第三位指挥。有了三位指挥之后,我们团队会更加丰满,而且后继有人。我觉得,在他们观看我的指挥时,或者在他们自己指挥的过程当中,他们在逐渐的成长,将来总有一天他们是要单打的。


       新华网记者:就新加坡华乐团来讲,刚才两位说会拓展到年轻一代,包括中小学、大学,都会有华乐团。那么华乐团在培养音乐人才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责任?

        叶聪:自从我来之后,华乐团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几乎是加倍的。目前,我们每年都会有好多教育型的音乐会,我们会到学校里面去演出,并且提供一些关于音乐的解说。但我觉得只是送音乐上门是不够的,对于现在的社会,大家要从小养成一个买票看戏的习惯。所以我们也在音乐厅设立了一些少年音乐会、青年音乐会。在这一类的音乐会上,我们既要做到有教育性质,又要带有趣味性。不过我认为除了要有对小孩有教育性质的音乐会以外,其他每一种类型的音乐会都要有教育的意义,所以我们会经常去社区演出,社区音乐会的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给社区的群众提供娱乐,但是我们也会带有一定的教育性。我们会把一些著名曲目当中某一段带过去,让他们听一听,希望能把他们引导到音乐厅来。这个教育意义是我们近几年对音乐会的扩展,不仅仅是学生的教育音乐会,成人音乐会也可以具有教育性质,甚至在一般正式卖票的音乐会当中,都会有一定的教育性质。有时候我会亲自解说一些音乐作品。所以教育音乐会这个项目在我们音乐季里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这也是展望未来的一个结果。

        新华网记者:华乐团在培养青少年方面,会不会只是单独关注汉语人群,会培养例如印度、马来等地区的青少年么?

        叶聪:一定会的,我们青年乐团之前就有一个印度的孩子。其实在我们音乐厅里的儿童音乐会,经常是用英语来讲解的。这样,有些不懂汉语的观众和小孩也可以听的懂,就不会有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认为音乐是一个没有文字的语言,应该让大家都听得懂,所以在其他的音乐会上是不讲话的,这样便没有隔阂。

        新华网记者:您可以多谈一些关于中国巡演的事情么?

        叶聪:中国巡演的事情是应该大谈特谈的。为什么我们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会选择中国呢?首先,因为中国是华乐的发源地,华乐团到中国去演出可以算作去访问外婆家,是非常亲切的,这个是从作品角度说。第二从人员来讲,我们华乐团近一半的人员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我本身也是中国出生的,我在上海出生,1981年去了美国。从2002年开始我在美国和新加坡两地奔波工作。现在我除了在新加坡有汉语团的工作外,还兼任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湾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我已经做了25年了。虽然我现在拿的是美国护照,在新加坡也是永久居民,但是我的中国情结是浓的不能再浓了。我们乐团大概近一半的人员也是陆续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过来的,而且我们乐团本地的华人也会去中国深造。这样,不论从人员的角度还是从曲目的角度,华乐团跟中国的联系都是非常浓厚和深刻的。所以我们选择去中国演出也是非常自然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中国方面有很多人希望我们早点去,已经讲了很多年了,所以我们这次去是非常合适的。

       新华网记者:刚才您一直提到说华乐团要具有新加坡南洋特色,是不是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群演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了解新家坡华乐团?

       叶聪:是的,我们到中国去演出,当然会演一些属于那边风格的。不过,我想中国的观众一定也很期待听到具有新加坡汉语特点的,也就是南洋风格的曲目。关于这个南洋风格曲目,其实是我来华乐团之后才开始炒热的一个话题。后来在举办了两次国际比赛之后,很多关于南洋风格的作品也就涌现出来。之所以叫南洋风格,我是借用了南洋华派这个名字。南洋风格是具有新加坡与新加坡周遭国家风格的作品。所以我们这次非常高兴,可以把近十年来创造的一些优秀的南洋风格曲子拿到中国去,同样的乐器但是会演奏一些南洋风格的东西,让中国的受众有一些惊喜。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会请到沪杭苏地区的人员来参加这次乐季,有的是作曲家,有的是演奏者。苏州我们请的是昆剧团两个演员来唱旦曲;杭州我们请了当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家;在上海我计划会演奏上海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的一些作品。

       新华网记者:这个都是2013/2014乐季里面编排好的么?

        叶聪:对,应该是在2014年五月份。我们先第一炮杀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我们应该在“上海之春”闭幕的前一天去,接下来是杭州,最后是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