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5日

    资源回收 新加坡人无感

    [联合报文章]瓶瓶罐罐、废纸、保丽龙、厨余,连塑胶袋都特别分类,这是台北生活的重要元素与乐趣。周一拿出废纸以外的垃圾,常会被清洁队员“念”一顿,他们念归念,还是会收进资源回收车,久了,也会因为不好意思,乖乖按日期回收。

    我和百分之八十的新加坡居民一样住组屋,厨房墙上有个四方形孔洞,拉下铁门,垃圾像溜滑梯一样滑到楼下垃圾集中区。非常方便,但也觉得好像做错事一样,心惶惶。

    《海峡时报》引用“废弃物管理及回收协会”数据指出,新加坡家庭废弃物占百分之五十六,但民众对回收废弃物兴趣缺缺。新加坡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仅及台湾的一半、日本的三分之一。

    新加坡“废弃物管理回收协会”也说,新加坡雇用一万两千名工人,每人每天仅处理一点六公吨废弃物;德国每人每天可处理四百公吨。

    新加坡民众资源回收、垃圾减量的习惯和台北大不同。我曾见到超市结帐员和执意多拿两个塑胶袋的民众口角;只因为超市刚转换经营层,店名刚改,有新标志的塑胶袋还来不及全面供应,双方面红耳赤。

    新加坡平均每人每年生产一百公斤的包装废料,若能做好资源回收,废弃物利用率不会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台湾的一半。

    新加坡内阁环境及水源部长维文说,“总有一天,我们将别无选择,必须回收”,他认为,废料有其价值,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无法把它们填埋在任何一处”。

    新加坡地小人稠,土地珍贵,以目前焚烧垃圾后,灰烬加压填海掩埋方式是方法之一,但垃圾减量、废弃物分类回收,才是维文的重点。

    《联合早报》以《我国废料管理业发展潜能大》为标题,很给政府面子。但最大的发展潜能是民众环保观念,观念改,习惯才有可能变。(作者:林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