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读过作家陆文夫的《美食家》的,一定会想,新加坡什么时候能有江浙菜啊。
有人或许会说,芽笼不是有好几家江苏菜吗?其实不然,芽笼的江苏菜是因为新加坡的很多建筑和物流工人来自江苏,但一般而言,“江浙菜”指的是苏南浙北一带的菜肴,集苏州、无锡和杭州的美食精华。
最近,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美年径(Millenia Walk) ,就新开了一家江浙菜餐馆——鸿食艺。
鸿食艺是由一名来自江苏无锡的富裕女子刘红所开,和餐馆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画廊。你在餐馆用餐时,还可以看到画廊里的画作,感觉很特别。
除此之外,刘红也经营一个针对中国的以资源为主的贸易公司。
也正因为刘红身价不凡,因此经营餐厅时,不会急功近利,而是细心烹制,又做到价廉物美。
除了碧绿的菠菜羹,金黄色的蟹肉南瓜羹,也是又鲜又美的开胃羹,你可以想象江南南瓜丰收,蟹肉正肥的时程,以羹代茶的闲情。尤其是,金黄的南瓜羹和碧绿的菠菜羹配在一起,其美感甚至让人不忍放入调羹。
江南一带的美食,最讲究的其实是冷菜,江浙一带称为“冷盆”。一般而言,文人雅士聚在一起用餐,都是以冷盆开始的。冷盆既要鲜美可口,又不能让人吃饱而抢了主菜的风头,最好还要帮助开胃。
冷盆配以黄酒,才是江南雅士典型的聚餐的作派。而鸿食艺端上来三盘冷菜,正好符合这样的特点。
花雕醉鸡,鸡一定要嫩,最好要带点血丝,而且鸡不要太壮,也不能太瘦,鸡肉的厚度要在三分之二食指的厚度刚刚好。花雕酒是江南的酒,看到花雕,就知道到了江南。花雕醉鸡,就是这种酒中有鸡,鸡中有酒的感觉,是江南冷盆必备的佳肴。这一道冷盆,完全就体现出厨师对江南菜肴的理解。
盐焗鹌鹑蛋,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广东菜。广东在1980年代的一段时间经济在大陆发展最快,因此粤菜一度风靡大陆,因此,江南宴席中时不时会有广东菜。而这道冷菜不仅外形看上去带有土气,而用手剥掉鹌鹑蛋壳,沾着细盐和胡椒粉,这只鹌鹑蛋的感觉实在难以抗拒。但,请注意,再好吃的冷盆都只是开胃聊天之用,千万不能吃饱了,不然就上个茶叶蛋给你试试看?
芥末拌木耳。木耳是江南菜中比不可少的食材,尤其是经典冷菜如烤麸之类的,必然会出现的,爽口又健康。这道“芥末拌木耳”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尤其具有开胃的效果,以迎接主菜的出现。
这三道冷盆,可以说既显示了厨师助理江浙冷盆的实力,也显示其对广东等地菜肴也有把握的能力。
可能是为了照顾新加坡食客中的多样性,厨师上了一道“重庆酸菜鱼”,去掉了重庆的麻辣,取其酸菜的感觉。老实说,这道菜应该说是失败的。当然,理解厨师为了迎合部分顾客的努力。
当厨师端上橙味虾球的时候,人们不禁惊呼,厨师一到江浙菜,就会惊艳无比。这道“橙味虾球”,可说是“色香味”俱全,上好的虾肉富有弹性,质感绝佳,尤其值得称颂的是,如此有弹性的虾肉,却又做的味道入里,鲜美可口,真不舍得一口吃掉。
各位看官,众所周知,江南菜中最显功力的倒不是虾球,而是小小的虾仁。炒虾仁,是江南菜中最常见的,但功夫却各有不同的。江浙沪一带被称为江南水乡,同时又紧靠大海,因此当地海虾、河虾和湖虾同时存在,要炒好虾仁,可说是各种绝技尽显。鸿食艺的清炒虾仁,食材应该是南洋海虾,江南厨师如何面对着不同的虾种,强烈建议各位食客前往检验。
提到江浙菜,就不能不提猪肉。中国各大菜谱中,从未有像江浙菜那样,注重猪肉的烹制的。厨师正宗不正宗,端上猪肉菜肴马上便知。鸿食艺端上台面的两道猪肉菜肴就值得一提。
毛氏红烧肉。其实,红烧肉为江南名菜,但由于毛泽东在中南海喜爱红烧肉,于是家乡韶山冲的餐馆也推出“毛氏红烧肉”,使得红烧肉被认为是湘菜。其实不然,鸿食艺推出的这道红烧肉,虽然取名为毛氏,但其实是典型的江南红烧肉。
红烧肉的肥肉瘦肉要匀称,四四方方取其外观,但烹饪时又要懂得“走油”,食客一口下去,虽然有肥肉,但却又不能感到油腻。这是红烧肉的功夫所在。很多人觉得红烧肉最好料理,但其实不然,新加坡本地一些上海餐馆,红烧肉能做得好的,几乎没有。
“蜜汁排骨皇”。江南人做菜从不吝啬放糖,有时候干脆直接以糖为主辅料,以“蜜汁”来做菜。这道“蜜汁排骨”甚是典型。虽说蜜汁,但是厨师料理中又必须甜咸得当,毕竟排骨不是甜品,其中的奥妙你不吃难以领略,用糖用到恰到好处,正好是江南菜的神韵所在。
一顿餐叙,或许不能涵盖鸿食艺的所有菜肴,但是,这几道江浙菜无疑显示了厨师对江浙菜的用心很深。因此,尽管餐馆为了迎合不同的顾客,夹杂了很多其他地方的菜肴,但建议食客还是要紧盯这些江浙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在商厦中开设的画廊兼餐馆,可能会吓跑很多食客,因为看架势似乎价格一定很贵。不过,当你阅读一下他们的菜单,才惊呼这简直是咖啡店煮炒的价格啊。
写到这里,笔者忍不住要邀约一些本地的文人雅士,前往一杯黄酒,几碟小菜,来个口中的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