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23日

    亚洲周刊:港媒误读李显龙渐进式改革

    作者:邝健铭,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硕士,东南亚观察社创办人,香港智明研究所新加坡研究顾问。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刚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星港媒体都视之为重要新政,赞誉有加,港媒更以「勇进」、「雷霆变革」、「新托邦」等话语来形容。

    李显龙在演说中指出,新加坡正处于转捩点,治国方式与理念必须弃旧立新。新政主要集中于调整医疗、教育与房屋等社会福利政策,与建设硬件、兴建新城、强化海空港口、巩固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为后人种树」。当中最大的政策改动,是将医疗保险计划(medishield)全民化与终身化,以减低低收入人士的医疗开支。有评论说,这项政策有如新加坡的「奥巴马医改」(Obamacare)。

    演说既反映政府的发展远见,亦显示政府的政治触觉相当敏锐,对近年社会不满贫富差距扩大、基层生活困难、政府过于依赖市场分配等问题相当重视,回应颇为迅速。演辞当中有这麽一句:「面对各种生活挑战,你并不孤单,因为我们正为此而共同努力。」

    不过新加坡的社会舆论反应却不如主流媒体正面,对政府新政仍然不无保留。刚于八月成立、由几位专业人士创办的新闻网站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进行网上投票,调查读者对演说的观感。结果在近四百票当中,有近七成人认为演说内容属「姿态多于实际」(more style than substance)。雅虎新加坡新闻里关于演说的报道,持怀疑态度的读者留言亦明显佔多,大都与最大反对党工人党的立场类近,认为要看执行细节才能判断新政效用。

    民众的观望态度,与执政党在近年选举人气不断下滑有关。不少人认为,演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下届国会大选铺路,因此对这些「竞选承诺」比较倾向听其言观其行多一会。对演说内容,民众主要有两点保留:一、新的社会福利措施有多新?可以减轻基层多少负担?二、这个演说有甚麽议题愿景没有触及到?是否真的能充分回应民众诉求?

    事实上,民间已开始有种想法﹕以建立更公平社会为目标的新政,其实没有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仍然不离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自力更生」、「没有免费午餐」、政府不会扮演福利国家角色的旧有社会政策逻辑。新政只是在这个框架下,给予有需要人士更多补助,对生活帮助有多大还成疑问。

    即使李显龙说,新政令收入最低的两成家庭,每户都可平均拥有新币二十万元(约十五万六千美元)的组屋资产,所以就算收入低亦不算贫穷,但有民众投书报章反驳,指「组屋套现后,面对的却是活生生的栖身问题」,而在生活成本迅速上涨的新加坡,这个问题尤其迫切。不过,这个问题已存在多时。组屋单位市值一直是政府眼中的一种国民退休保障(Assets value can be unlocked for retirement),所以去年曾有新加坡经济学者指出,「公共房屋」组屋作为国民私人投资工具,已成为狮城的独特现象。换言之,组屋本质上是商品,为近年价格倍增製造了条件。结果有调查发现,组屋是很多长者的主要资产,他们大都处于「资产富裕但生活拮据」(Asset-rich but cash poor)的状态。博客Singapore Notes因此认为,政府把兴建组屋的各项成本公开透明化,并以此调整价格,也许更能减轻基层生活负担。

    至于全民医保,虽然论者认同用意良好——特别是当有专家指出,新加坡的医疗储蓄制度(3Ms)只够应付病人医疗总开支的一成半;但由于演说没有言明新增开支从何而来的细节,不免引来揣测,怀疑国家是否真会承担更大比例的医疗开支。博客Singapore Armchair Critics分析,若然如总理在演说中所讲,国民的医疗储蓄户口供款将会跟随国家医疗补助而增加,那对减轻国民医疗负担的作用可能有限。按他引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二零一零年新加坡人个人实际医疗开支(Out-of-pocket Spending)佔总开支的比率达五成四,比香港、台湾与韩国高约两成。

    更重要的一点,是演说没有就新的政治环境,以及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愿景。虽然演说提到,要调整政府、民间团体与国民三者之间的分工,但具体而言在社会问政意识渐起的情况下,国家需要哪种政治改革,让民众在政治与政策制定上发挥更多角色,则仍然不见有更深入的论述。

    演说也没有论及触动民众神经、人口增长预测高达八百万的输入外地人政策。在发展方向问题上,演说只着重硬件建设,没有同时回应进一步发展本土经济,减少对外力依赖的社会诉求,深入探讨为社会鬆绑、酝酿更多创意与创业精神、强化知识经济的各种可能。亦因为此,兴建新城的计划引来了一些联想:那是为引入更多外地人的准备工程。

    可以见到,以「渐进式改革」来形容李显龙的这份演说,会比香港媒体的「雷霆变革」更贴切。(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