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新加坡两家最大的海洋钻井平台建造企业吉宝集团和胜科海事来说,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年。由于全球船舶市场仍处于低谷,中国和韩国造船企业开始大举进军钻井平台建造领域,以弥补新船订单的不足,导致这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保持其优势地位,新加坡船企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正大力研发高端产品——新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自2000年以来,吉宝集团下属的吉宝远东船厂和胜科海事下属的PPL船厂及裕廊船厂承建了全球约70%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然而,这一优势地位目前正受到来自中国和韩国企业的挑战。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于4月17日的报道,截至4月中旬,中国企业今年已经承接了总价值达27.3亿美元的钻井平台订单,而同期新加坡企业只获得19.7亿美元的订单。“新船订单不足使中国船企的产能出现明显过剩,导致其纷纷转向海洋钻井平台市场。” 据Religare Capital公司分析师福南德(Fernando)预测,到2015年,中国船企的钻井平台产量将追上新加坡船企。
吉宝集团首席执行官朱昭明(Choo Chiau Beng)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指出,三大主流船型订单的减少是促使中国船企努力拓展包括钻井平台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较低的价格和极具吸引力的付款方式更是吸引国际船东在中国船企订造海工装备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一些中国企业,如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等的介入,世界钻井平台建造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加坡船企的“霸主”地位变得越来越不牢靠。今年1月份,塞浦路斯Frigstad海事公司在中集来福士订造了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同时双方还签订了4座同型平台选择权合同。Frigstad公司首席执行官埃瑞克森(Eriksen)表示:“我们在中集来福士看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海工产品,因此决定把订单交给他们。” 据中国行业研究咨询公司GC预计,中国企业今年有望获得全球21%的钻井平台订单, 新加坡企业为64%。
除中国船企外,韩国企业在钻井平台建造方面的竞争实力也不可小觑。今年6月,韩国三星重工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获得了总价为13亿美元的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三星重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其首次承接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意义重大,未来有望在这一领域有更多的收获。此外,有报道称,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也对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未来或将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给新加坡船企的海工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上半年,吉宝集团的海工业务总收入为27.8亿美元,同比减少13%;实现净利润3.51亿美元,同比减少8%。朱昭明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海工平台的价格将持续走低,公司的利润也会进一步下降。
加强研发应对挑战
面对来自中国和韩国船企的竞争,新加坡企业并没有表现出极度的紧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其优势地位仍然存在,二是其已经找到了应对市场竞争的良策。
上半年,吉宝集团获得9座KEELS B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胜科海事也承接了7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同时,吉宝远东还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手中获得1座DSSTM型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其今年计划交付22座钻井平台,将创历史新高。吉宝远东总经理王克森(Wong Kok Seng)在7月8日接受《海峡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中国船企已经开始大举进军钻井平台市场,但从目前的订单承接情况看,我们仍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为应对来自中国和韩国船企的挑战,吉宝远东正向技术含量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产品——新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建造领域进军。该船企于今年年初交付了可在英国北海海域作业的首座KEELS超级A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与康菲石油公司联合设计的具有破冰功能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同时,其在钻井船研发方面也已经取得突破,相关船型目前正处于商业推广阶段。新加坡金英证券公司行业分析师李志强(Yeak Chee Keong)在一份针对吉宝远东的研究报告里指出,进军钻井船市场说明吉宝远东正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其创新设计方案有望带来不错的收益。
胜科海事下属的PPL船厂于7月初从墨西哥Oro Negro 公司获得2座400英尺Pacific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至此,该船厂共计持有6艘同类型平台订单。菲利普证券公司分析师尼克拉斯(Nicholas)表示,从“回头客”Oro Negro 公司那里获得批量订单能够促进PPL船厂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升盈利水平。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将逐渐淘汰落后的造船产能,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同时,中国的金融机构对船企收紧了银根,后者将不得不提高船东的预付款比例。这或许可以让新加坡船企此前承受的巨大市场竞争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新加坡船企目前还不敢有一丝的放松,其正在努力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确保产品能按时顺利交付。他们认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将不再是价格,而是产品质量。(中国船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