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不算短,剪接到近八分钟;这路巴士也不算短,两截式、像毛毛虫的加长型公车。但人太多,挤不上就是挤不上;部分司机因为没有人要下车、目光所及的前段车厢又还是很挤,就过站不停。
加长型的公车多一个下车门,但从后方车门上车仍须在最前方车门刷卡感应。画面上从后方车门上车的乘客,伸长了手把公车卡交给前方乘客,传到最前方协助刷卡。
部分司机在乘客由后两个车门下车后,马上关车门,导致乘客从后门上,被夹住手、随身包包,进退两难、凄声大叫。
作者提醒,明明公车后段还有空间,前面的乘客不往里面移动,想上车的就挤不上车。
不论公车或地铁,新加坡行善运动组织之类的团体都刊了大幅广告,呼吁大家要让座、先下后上、不占据出入口。
这类广告最近似乎增加了。有的地铁车厢布满“请让座”、“往里面走”的看板贴纸,车窗、车厢走道都有;公车站牌旁也有“敬老”大看板。
如果“请让座”的空间改放商业广告,一定赚不少钱,现在变成要大家表现出基本公民与道德的说帖。
回想北捷、高捷和台湾公车,让座,顶多就是博爱座上制式的四合一图案,司机请大家往里面走,大家几乎都会体谅并移动。
等13班公车、花100分钟上不了车,让人有点傻眼;可能这是少数特例的直达车。也可能是作者想藉拍影片凸显问题。就算如此,也用心良苦。
作者晚上九点半开始,上了第14班车时,已是11.10分。作者也列出辛酸统计,因为还要在家加班,但生产力少两成、睡眠少30%,精神状况打对折外,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全泡汤。(联合报驻新加坡记者林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