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0月26日

    新加坡熊猫专家群英会热议熊猫的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新加坡10月26日电(记者陈济朋)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25日组织举行了亚洲熊猫兽医圆桌会议,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四川、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专家积极讨论了人工养育、繁殖大熊猫,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主席张齐娥说,举办这个会议是为了让区内专家交流经验,在当天的“熊猫群英会”上,大家讨论的问题包括熊猫的营养发育,如何让熊猫生活环境更加富有情趣,以及熊猫的繁育和可持续发展等。

    她说,熊猫是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传递者,也是外交使者。会上专家的讨论实现了举办会议的初衷,希望以后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

    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旗下的河川生态园于去年9月接纳了从中国四川雅安来的大熊猫凯凯和嘉嘉,它们将在这里度过十年旅居海外的时光。照顾凯凯和嘉嘉的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首席生命科学官曾文豪说,种种迹象显示,雌性大熊猫嘉嘉可能已初步进入性成熟期。

    曾文豪说,会上一些兽医专家的讨论让人获益匪浅,如有的专家提到也许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变换熊猫圈舍,河川生态园也计划尝试这么做。

    另外,专家们也探讨了在熊猫繁育中使用性激素介入的可能性,以及热带地区缺乏季节变化的室内环境是否会影响熊猫的发情繁育,是否需要通过人工手段调整日照时间模拟季节变化。

    来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汤纯香说,当天与会专家大多来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对探讨大熊猫在较热气候条件下的繁育有重要意义,如台北动物园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收获良多,最近繁育幼崽成功。交流活动有利于传播大熊猫保育的知识,各个动物园也可以分享饲养和研究大熊猫的新方法。

    汤纯香说,静态的人工环境对于热带和亚热带大熊猫的繁育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保护和研究大熊猫的最终目标是使大熊猫维持一个稳定的种群,虽然目前野生大熊猫远远多于人工繁育种群的数量,但由于栖息地的碎片化和岛屿化,野生大熊猫也被隔离成许多小的种群,不少种群的基因谱系实际上比人工圈养繁育的大熊猫种群基因谱系更狭窄。

    他说,中国的大熊猫野化放归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将会继续推进,以求改变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发展趋势仍在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