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0月27日

    专家:在新加坡的大熊猫嘉嘉可能已进入性成熟期

        新华网新加坡10月26日电(记者 陈济朋)照顾旅新大熊猫凯凯和嘉嘉的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首席生命科学官曾文豪25日说,种种迹象显示,雌性大熊猫嘉嘉可能已初步进入性成熟期,繁育后代成为新的期待。

      曾文豪在野生动物保育集团组织的亚洲熊猫兽医圆桌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的,(繁育大熊猫)是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想要知道怎么样繁育熊猫,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着手做。”

      他说,在当天的圆桌会议上,新方专家问了来自中国台北和泰国清迈的专家许多问题,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曾经成功繁育大熊猫。

      大熊猫凯凯在今年9月14日满6岁,嘉嘉则在今年9月3日满5岁。两只熊猫都是在去年9月从中国四川雅安来到新加坡,落户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旗下新开的河川生态园,并将在此度过十年旅居海外的时光。

      曾文豪也说,凯凯和嘉嘉还比较年轻,但也应该到了进入青春期或性成熟期的阶段,“按说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发情)的特征。”

      他说:“我们在仔细观察嘉嘉。虽然还不能说她已经完全进入了发情期,但的确有那么几次,我们观察到她的身体出现一些变化。一些行为可能是她雌性激素分泌有些许增加的表现。也许还不是那么强烈,但是是进入发情期的初级阶段。”

      雄性大熊猫凯凯吃东西憨态可掬,逗人喜爱,但曾文豪说,从繁育后代的角度来说,却有点“不善解美人之意”,冷落了自己的“女朋友”。

      曾文豪说,河川生态园的兽医团队也可能会考虑做一些努力协助两只大熊猫受孕,比如澳门动物园曾经尝试播放熊猫的“情爱影片”或是考虑人工授精,但希望尽可能顺其自然,至少目前来说,还可以等一等。

      当天的熊猫兽医专家圆桌会议聚集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四川、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专家。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主席张齐娥说,在当天的“熊猫群英会”上,专家讨论的问题包括熊猫的营养发育,如何让熊猫生活环境更加富有情趣,以及熊猫的繁育和可持续发展。

      她说,当初提议举办这一活动是为了让区内专家交流经验,从会议上专家的讨论来看可以说是达到了这一初衷,希望以后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她一直认为熊猫是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传递者,也是外交使者。

      曾文豪说,一些兽医专家的讨论让人获益匪浅,如有的专家提到也许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将让熊猫交换圈舍,河川生态园也计划尝试这么做。

      会议上的专家也探讨了在熊猫繁育中使用性激素介入做法的可能性,以及热带地区缺乏季节变化的室内环境是否会影响熊猫的发情繁育,是否需要据此进行一些改变,如考虑通过人工手段调整日照时间模拟季节变化。

      来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汤纯香说,当天与会的专家大多来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对于探讨大熊猫在较热气候条件下的繁育有重要的意义,如台北动物园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收获良多,最近繁育幼崽成功。交流活动有利于传播大熊猫保育的知识,各个动物园也可以分享饲养和研究大熊猫的研究方法,它们都有自己的技术专长。

      他也说,静态的人工环境对于热带和亚热带大熊猫的繁育有什么样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因为人工控制的恒定温度和湿度虽然也许对于大熊猫来说是最舒适的,但是否缺少类似自然环境的变化,也难定论。

      汤纯香说,保护大熊猫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使大熊猫维持一个稳定的种群。虽然目前野生大熊猫远远多于人工繁育种群的数量,但由于栖息地的碎片化和岛屿化,使得野生大熊猫也被隔离成许多小的种群,不少种群的基因谱系实际上甚至比人工圈养繁育的大熊猫种群基因谱系还更狭窄。

      他说,中国的大熊猫野化放归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将会继续推进,以求改变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发展趋势仍偏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