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0月10日

    人民日报:新加坡:政策引导持续转型

    从高楼林立的新加坡市中心,一直往西南海滨走,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标牌渐渐涌入眼帘,大片厂区坐落在道路两旁,这就是著名的裕廊工业园。裕廊工业园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见证了新加坡制造业不断升级、贸易结构转型的历史。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学术顾问、前所长黄朝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加坡位于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口岸,地理位置优越,早期以转口贸易为主。然而,1965年建国时,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转口贸易停滞不前、失业率高达13%。为了创造就业,寻找新的经济出路,新加坡政府决心进行产业升级,主导推动了工业化,从转口贸易向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纺织和服装业、食品业等传统工业在新加坡蓬勃发展起来。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经济仍然依赖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出口较为低端的制造业产品。这一方面导致劳动力收入增长较慢,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为了摆脱低工资和低生产率的增长模式,提高出口竞争力,新加坡提出“第二次工业化”,从1979年开始推出一系列大胆的政策,尤其是高工资政策,加速经济结构转型,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高技术、高工艺、高增值等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成为发展重点。

      新加坡政府注重经济政策引导,有意识地引导投资集中于政府重点建设的产业,取消原有对外资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惠政策,代之以对新技术投资的鼓励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陈企业告诉本报记者,“新加坡经济转型有政府引导的因素,但也有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因生产成本提高主动移走。”

      外商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60%—70%制造业投资来自跨国公司,集中于计算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跨国公司促使新加坡经济进一步国际化,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加大,出口量逐年增长。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刘叔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的产业升级政策随着国际局势和周边局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发展路径是从OEM(代工)到ODM(设计),再到OBM(自有品牌)。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进一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在新加坡已形成电子、化工、生物医药、传媒、物流、金融等多个产业群,还是世界硬盘驱动器的主要产地。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转口贸易占新加坡外贸的22%,出口的44%。电子产品、石油及相关产品以及化工产品(包括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产品稳居出口产品前三位,出口比重分别为30%、26%和13%。

      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加坡缺乏劳动力,土地租金也贵,因此适合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新加坡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越来越少,低附加值产品在逐渐消失。

      新加坡的成长史就是从一个以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国家发展成为全面现代化的国家。黄朝翰给出这样的数据,1960年至1999年长达40年时间里,新加坡实际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

      新加坡的发展与贸易密切相连。国际贸易形势直接决定了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所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全球电子业下滑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对新加坡贸易出口、经济增速带来直接影响。

      黄朝翰表示,作为外向型的经济,新加坡对出口高度依赖,难以避免全球或地区性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新加坡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一方面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制造业始终走在国际前端,另一方面也扩大更多的出口市场。(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