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3日

    分析:中国公共住房不采新加坡模式 回归毛泽东时代


    南洋视界专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表述了中国公共住宅的政策宣示,明确表示,住房保障以政府为主提供,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

    习近平的谈话中,也明确了未来中国“多层次住房需求”。他说,中国房改“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这就明确了住房的“基本保障”由政府来做,基本保障之外的住房将由市场为主,后者类似于新加坡的私人住宅。

    但类似于新加坡的“保障房”,习近平已经提出,“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这意味着,中国领导人虽然多次考察新加坡的政府组屋,中国决定不采用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的“拥屋”政策,改之发展“廉租住房”政策。

    已经有中国媒体解读习近平的谈话为“饱受争议的经济适用房供应或将逐步减少直至取消。”

    虽然新加坡的公屋政策中也有“廉租房”,但那并不是主流。

    其实“公共租赁住房”不仅不采用新加坡模式,而且还是回归了毛泽东时代的住房模式。

    在毛泽东时代,除了少量由中共建政以前留下的私房外,城市住房全部由公家提供,民众只需每月支付象征性的房租,而房屋的管理维修由政府负责。民众因为居住地段的关系,也可以自由调换房屋,但产权依然属于国家。

    改革开放后,政府曾考虑需要资金,于是将这些公屋全部卖给住户,逐渐构成了全体国民的房屋私有化的错误政策,导致现在很多青年人住屋出现了困难。

    因此,习李新政实际上是将基本保障住宅拉回了毛泽东时代。

    当然,和毛泽东时代不同的是,中国将继续存在“多层次需求的住房”,这些住房包括别墅、高级公寓等,但这些将交由市场去做,政府只需做好宏观调控即可。

    所以,未来中国的房屋政策基本架构将是,政府负责建设廉租房,确保人人有房住;市场则开发“保障房”以外的住房,政府辅之于宏观调控。

    相关新闻:

    习近平:住房保障由政府为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