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18日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各缩减5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削减量化宽松政策的序幕已经揭开。专家提醒,量化宽松政策的真正退出将是一个长期及复杂的过程,中国在这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房地产等行业面临的风险,提升制造业海外竞争力。
削减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与美国经济形势转好有关。据美媒报道,过去一年,美国月均新增岗位接近20万个,失业率也降至7%,财政紧缩的负面影响减弱,预计经济增长的强度已足以支持就业情况持续改善。
尽管这一消息早被市场预料,但美股仍旧应声高涨。专家认为,随着量化宽松退出力度的加大,美国股市继续出现上下波动或将不可避免。连带之下大宗商品及金价也会有所波动。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并不会一蹴而就。“为了给社会各界提供充足的时间应对宽松政策退出后的不良影响,美国政府会采取逐步缩减的政策退出。”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分析认为。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也表示,美国经济虽然处在复苏的轨道上,但近期复苏力度减弱,让美联储在考虑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更加谨慎。
事实上,美国经济已经从量化宽松政策中受益,实体领域和资本市场都呈现出全面企稳态势。扈志亮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实施很长一段时间,为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奠定了重要基础。而量化宽松政策也是世界各国都在采用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相同,美国经济受到的正面影响最大。
行业咨询机构正略钧策董事长赵民也认为,通过持续创新和人才储备,量化宽松政策对于推动美国在全球率先复苏已经起到了关键作用。
“量化宽松政策有很强的‘惯性’。”扈志亮提醒,使用久了经济领域会形成政策依赖,退出的难度会大幅增加,对长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非常不利。
谭雅玲也认为,不管退还是不退,量化宽松政策始终是悬在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头上的一把剑。如果其他国家只是被动地等待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而不积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将是相当危险的。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尽快让本国经济步入复苏轨道,如何在资本外流以及泡沫被挤过程中不使经济陷入绝境,是必须认真面对并加以有效解决的难题。
随着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缩减的警钟已经敲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势不会逆转。扈志亮称,一方面,美元指数受到货币政策重大影响,政策变更对美元币值的稳定及欧元、日元、英镑、瑞郎等世界自由兑换货币都会产生重大冲击,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变更会影响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将贸易风险传导至全球,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一大对美出口国及债权国,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负面“溢出效应”的主要承受者。赵民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从客观上将利于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同时还会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
不过其负面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绝大多数,专家担心,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中国美元资产缩水,冲击外贸出口,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同时还将承受更多国际热钱流入的风险。
从美联储启动退出量化宽松到结束购债、收缩资产负债表和启动加息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过程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固金融安全防护网,以备美联储政策突袭。
同时,个别行业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需得到密切关注。扈志亮说,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出口贸易压力,应进一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坚持多种措施撬动内需不动摇。
专家表示,中国实行资本管制、外债水平较低、居民储蓄率较高,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与否对中国直接影响都比较低,最大的冲击可能在房地产上。对房地产泡沫一定要采取措施,利用调控政策提前主动化解风险。(新华社记者毛振华 陈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