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加坡“高薪养廉”,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传说。新加坡给公务员并不过高的薪水之前,就已经廉了。
新加坡卓有成效的廉政努力,始于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1959年上台。那时,内阁成员宣誓就职,没按惯例穿西服,而是白衣白裤以示廉政的决心。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反腐取得进展:一方面修法降低反腐法律实施的难度,提高腐败的惩罚,雷厉风行地查案,维持压力;另一方面则减少行政审批,压缩基层执法人员便宜行事的权力,减少灰色空间。
人民行动党上台的初期,内外挑战,财政也有赤字。至少在1972年之前,高薪尚未出现,高级公务员反而一度减薪。直到1972年,公务员的薪水才向市场水平看齐。1993年,政治任命的职位和公务员体系开始大幅度提薪。部长的年薪算是与律师、医生等私营业界收入最高的极少数人挂钩,如今达到以百万美元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这成就了“高薪养廉”的传说。
部长的高薪,不是为了“养廉”,而是揽才。在新加坡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国家,经济腾飞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使得企业高管的薪水迅速飙升,政界人才流失严重,给新加坡坚持的精英治国理念造成了严峻挑战。
更何况,新加坡如今也并非所有公务员都高薪。公务员队伍也包括教师和一些技工,有些工种的低级别公务员月薪仅约1000美元,而且人数并不少。准确的说法或许是薪酬市场化或合理化,薪酬与其技能和劳动付出匹配,与私营业界持平。公务员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进出自由,高级别的公务员也可从市场选聘,好处是稳定一点,但约束也更多。正因如此,新加坡没有热门的公务员招聘考试,政府为了“预订”潜力人才还发奖学金。
新加坡的公务员薪资还有另一原则:“裸薪”。总理没有专机,部长也没有分房、没有专车,使用公车要详细到报备每一段行程。甚至,公务员一般连政府负担的退休金也没有。李光耀曾说,他是东南亚薪水最高的总理,但也是最穷的总理之一。
部长有高薪,却非热门。部长中有不少原来是资深的律师或医生,找他们出来竞选不容易。当地人说,对这些人来说,部长有什么好当的,拿的钱不如原来多,还要“挨骂”。
有学者说,薪酬合理化可以减少腐败的诱因,只不过,要与推进“看得见的廉洁”的进展配合同步进行。或许正是如此,在新加坡,给公务员调薪水没那么惹人讨厌。
仅靠高薪,也未必就能养廉。新加坡最近也有高官贪小便宜被控上法庭的案例。新加坡当初的风气转变,公众逐步树立对反腐的信心,靠的是修法和执法的决心;维持廉洁靠的亦是决心与坚持,依法查处每一个案件,不管涉案者是谁。(新华每日电讯 陈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