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2月4日电,动脉硬化被认为是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日本三重大学等的研究小组4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导致动脉硬化的新机制,证实基因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与动脉硬化发病有密切关系。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以基因为目标的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
迄今为止,动脉硬化被认为主要是基因的DNA配列变化导致的,不过研究小组注意到了基因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甲基是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作为一个化学基团,能够结合在DNA上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的过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从DNA上脱落的过程就叫做去甲基化。
研究小组从由于年老而死亡的24人的大动脉中采集了动脉硬化的部位和正常的部位,分析了所有的遗传信息,结果发现,动脉硬化部位有3个基因出现了甲基化,而另外3个基因出现了去甲基化,与正常部位相比,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非常显著。
研究小组进而发现,这6个基因出现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后,会引发炎症等,并激活引发动脉硬化的其他基因活跃发挥作用。
饮食、吸烟和大气污染等被认为会促进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研究小组带头人、三重大学教授山田芳司指出:“希望今后继续调查这6种基因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