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16日

    时隔七年再“擒”金熊 中国电影厚积薄发

        经历了漫长等待,厚积薄发的中国电影终于又在世界电影节上绽放绚丽“焰火”。

        时隔七年,中国电影导演再度在柏林电影节“擒”得“最佳影片”金熊奖,男演员廖凡同时凭借《白日焰火》一片收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推拿》《狗13》等一批中国影片也在柏林影展各评比单元释放闪亮星光。

        从剧本到银幕呈现,《白日焰火》花费了导演刁亦男8年时间。他对电影的热爱与坚守,成为这部影片的品质保证。

        刁亦男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都十分陌生。事实上,他是《爱情麻辣烫》《洗澡》《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的编剧,作为独立电影人拍摄的《制服》《夜车》也曾入围鹿特丹、釜山等电影节,并引发欧洲关注。

        《白日焰火》以一起碎尸案引发桂纶镁、廖凡、王学兵等人饰演的“众生”为爱沉沦的故事,带有爱情、悬疑、犯罪等各种元素。影片中每个人都处于危险境地,最终导演以一个意想不到的烟花结局给影片划上完美而荒诞的句号。

        该片扎实严密的犯罪推理受到电影节组委会赞赏,被组委会称为西方“黑色”类型片。柏林电影节对华语电影一贯重视,几乎已成传统,今年尤甚。入围影片中有4部亚洲影片、3部中国影片,几乎是亚洲电影的一席盛宴。

        相较国际评委们对《白日焰火》的厚爱,该片最终拿奖的结果还“带点遗憾”。正在柏林的该片监制沈暘透露,出演该片女主角的台湾演员桂纶镁,精湛演技也令评委垂青,只是“一部影片实在难以获得这么多奖项”,她才抱憾与影后头衔错过。

        “导演光是对剧本的打磨就用了三四年时间,以求达到他和制片人心中的标准,这种创作态度是当下浮躁的电影创作环境中最为稀缺的。”沈暘认为,无论是刁亦男八年磨一剑、创作一部电影,还是片中演员们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北方玩命且忘情地“演活了角色”,都体现出了一种专注于电影本身的创作态度,而这也是中国电影最需要的精神。

        2007年王全安以《图雅的婚事》“擒”得柏林金熊之后,中国电影在海外问鼎最高奖项方面并非一帆风顺。在戛纳、柏林、威尼斯等三大电影节,以及奥斯卡的年度奖台上,中国电影和电影人相对沉寂,除了王全安、贾樟柯、王家卫等持续冲击奖项外,鲜有震撼性的大奖爆出。

        同时,自2009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连上新台阶,电影银幕迅速突破一万块大关,2013年总票房已超过215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影市场百花齐放的盛景下,也出现了“质量一般、票房独大”的怪现象。

        一些分析认为,中国电影早已开始走“纯市场化”路线,艺术片的海外“冲金”之路落伍了;但也有人认为,市场化与艺术性并不是悖论,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二大规模的电影市场,在未来五到十年间厚积薄发,完全可以孕育产生更多“《白日焰火》式”的黑马。

        当中国电影七年再“擒”金熊时,影人和影迷都比早年更加淡定了。柏林归来,曾参与《白日焰火》项目评估的一些电影人提出,“有成功的喜悦,也要有‘自省力’”。

        “产业要发展,关键还是要有自省的能力!从中国的人口数量可以推算电影市场的未来潜能,而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自省则有助于艺术创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产业内部完全可能诞生艺术性与市场化兼顾的经典之作。”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傅文霞说。

        而对于影迷关心的影片《白日焰火》将何时在国内上映的问题,沈暘表示:“我们会努力、尽快!”(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