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14日

    大数据“解救”爱情?

        北京2月14日电,在工程师小飞位于深圳罗湖区的新家中,挂着一个很特别的相框:一张模糊的游戏截图上隐约呈现出两个游戏小人“一来一往”的对话框。

        五年前,正是因为一款网络游戏,小飞跨越了半个地球,从他留学的德国莱比锡回到中国与艾比相识,并在今年成了“马上有媳妇”的幸福青年。这个情人节恰逢元宵节,小飞决定还是用玩网游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小飞认为,自己的跨国姻缘是“命运和缘分的安排”,不可复制。不过,网易花田婚恋社区总经理夏天宇却正率领一个30多人的团队,通过一个个大数据模型,试图让这样的邂逅变得有迹可循。

        在夏天宇看来,小飞的故事每天都在花田社区上演。“这是一个典型的‘行为分析导向精准需求’的案例。”他解释说,游戏对话框就是“沟通工具”,它指向了有共同爱好、性格、语言习惯的男女双方,如果双方正好都是单身、又都具有寻觅爱情的心态,“精准需求就产生了。”

        这位精通Oracle数据库管理的理工男坚信,一切看似感性、不可捉摸的东西,比如爱情,背后都有理性可循,直接反映就是“大数据”,它既包括身高、年龄、体重、收入、学历等“硬指标”,也包括对语言类型、性格模型、社交偏好、阅读习惯、上线时间的分析,甚至外貌、星座、脸型也会进入大数据的视野。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大数据对于人类寻觅另一半很有帮助。“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地球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对其他60万人一见钟情。60万,听起来可不少,但他/她能和这60万人中的多少相遇呢?机会其实很少。”

        “大数据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对适配的人进行技术筛选,并且为他们提供相遇和交流的机会。”刘慈欣说。

        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数学家克里斯·麦金利注册一个婚恋网站后,用自制计算机程序破解了网站原本不太完美的配对系统,最终只花了不到90天时间就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心仪的对象。

        这位数学家开设了12个账户,利用计算机程序随意作答网站的配对问卷,从2万名用户中收集到600万条问题的答案,然后利用演算程序筛选出5000名住在美国的活跃用户,从中按性格分类又选出最符合择偶条件的两组女子,并最终成功约到了一名亚裔女孩。

        在中国,“大数据”正是依托于在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而其中大部分被普遍认为是“85”后。巧合的是,这一代人也正是今天中国婚恋市场的主力人群。

        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出现商用互联网服务,并在随后6年间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在安徽一所大学任教的曲忻就是在2000年左右拥有了自己第一个QQ号,那时她才15岁。

        “就是在那时听说了网恋,但当时媒体报道的都是很坏的事情,所以爸妈对QQ聊天管得很严,但大家还是偷偷聊。”曲忻笑着说。

        个头1米7、皮肤白皙的曲忻曾在QQ上收到无数表白,也随着潮流注册过开心网、微博、微信账号。然而,今年28岁的她依然在寻觅爱情。她觉得,想找到“另一半”,还是去“目的明确”的婚恋网站比较靠谱。情人节前,她早已注册了多家婚恋网站的账号,希望通过多方比较筛选出自己的白马王子。

        2013年民政部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的适婚男女多达1.8亿。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迁徙、教育和就业的灵活性等因素加速了“熟人社会”的瓦解,年轻人通过同学、亲人、同事等“人际圈”找到爱情的难度在增大。

        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CEO姬十三认为,大数据或许可以解决一个概率的问题,但不可能指望大数据解决所有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爱情还是生物学无法理解和分析的。大脑在做判断时,有一些因素在意识之上,有一些完全在意识之下,也就是说人类本身也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大数据只能分析出爱情中一小部分理性因素,但还有绝大部分非理性因素是完全分析不出来的。”

        中国古代社会的“媒婆”们无论如何想不到,若干年后,会有一群技术出身的工程师们,用冷冰冰的数据为“痴男怨女”牵线做媒。

        由花田社区策划的“情人节免费送男朋友”活动正在进行中,从1000名报名者中产生50对速配“情侣”。不过,据活动策划经理马想介绍,每当他们按照分析数据想给入选的男女配对时,总会有一些在现场看对眼的“情侣”要求调换位置,打乱“大数据”的精心安排。

        “说到底,技术永远不能替代现实的相处。”夏天宇说,“但我希望,有一天技术会解决人类所有的难题,包括爱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