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3日

    中企“走出去”鱼跃新加坡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国别(地区)环境指数(GIEI)》显示,新加坡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国(地区)环境指数首位。

      据中方统计,2012年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流量为15.19亿美元。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存量123.83亿美元。据新方统计,至2013年4月,有超过7000家中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新加坡已成为中企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被称为中企海外发展的“桥头堡”。

      开放的投资环境

      开放自由是新加坡投资环境的代名词。罗申美石林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理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吸引亚洲以及全球企业赴新投资,鼓励和欢迎各个行业的外资,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企业。

      据林理明介绍,目前,在新加坡的中资企业主要从事于贸易、服务以及制造业。中资企业依托新加坡扬帆海外,可以以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平台,从而享受到新加坡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各项税务优惠;也可将新加坡作为区域总部,由于新加坡拥有多项投资保障协定和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的公司可享有税务优势和投资公平待遇。

      到新加坡投资的个人或者公司,可以选择成立子公司、分公司、合伙企业以及代表处等。林理明告诉记者,在新加坡设立公司需经过核准拟注册公司的名称、根据公司名称准备注册文件、向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提交材料三道程序。

      在新加坡,有多家专业机构提供注册公司服务,它们须在公司注册前对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如果在新加坡设立代表处,须获得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批准。

      目前,新加坡公司法对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限制,但在船舶加油、进口生鲜肉食等特定的行业及领域,公司在开始注册前须向有关机构申请经营许可证。

      便利的上市条件

      新加坡交易所分为主板和凯利板,其中,凯利板类似于中国的创业板,面向处于成长阶段、盈利规模较小的企业。

      林理明介绍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主板上市,须连续3年营业记录,上一个财政年度必须有盈利,发行时基于发行价市值不低于1.5亿新币;或,上一个财政年度必须有营业收入,发行时市值不低于3亿新币;抑或,连续3年营业记录,上一个财政年度的合并税前利润至少高于3000万新币。

      在凯利板上市,新交所无财务指标要求,而是采取伦敦AIM的保荐人制度。

      新加坡主板市场的一些特定优势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首先,2013年年底新交所与中国证监会达成“直接上市框架”协议,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在获得中国证监会许可后,即可在新交所寻求上市,从而缩短了上市时间,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其次,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门户,其本地以及以新加坡作为区域财富中心的投资者们,对有中国背景的企业更加信任。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其日常交易的换手率均高于区域的其他资本市场。

      最后,新交所对于已上市企业的二次融资,有更为灵活的规定。在新交所上市的企业,如在上市后遇到再融资的需求,无须像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等待长达半年的禁售期,而是在上市1个月后就可启动再融资程序。此项灵活的规定使在新交所上市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商业机会。

      而凯利板的设置不但降低了上市门槛,缩短了上市审批时间,使整个审批流程控制在7~8周左右,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在凯利板上市的公司能较容易进行再融资或资产收购处置,帮助公司把握商业机会。

      同时,新加坡当地的会计机构可以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咨询服务,比如,提供完整的全球税务策划、并购策略的咨询和操作,协助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提供全方位的资金保障。除此之外,会计机构也为跨国企业提供合并报表的审计,并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公司的托管,为企业继续开拓市场扫除后顾之忧。(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