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30日

    “鸟痴”黄淦观鸟40余年

        福州3月30日电,首届中国福建·国际观鸟博览会29日在福州举行。一位外表清瘦的老人在与会各地观鸟人中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观鸟40余年的“老鸟人”——黄淦。

        如今,年近六旬的黄淦独自一人居住在福州,任教于福州城门中学。每个周末,他都会背着双肩包,挎上单反相机,手持望远镜,去森林、湿地和公园寻找飞鸟踪迹。

        47年前,少年黄淦邂逅前苏联作家维比安基科普小说《少年哥伦布》。书中对于自然的探索,对鸟类的生动描述使一向热爱冒险的黄淦加深了对鸟儿的兴趣,自此,黄淦将自己看作“少年哥伦布”的一员,开始了观鸟之旅。

        随身的一架老式苏联望远镜见证了黄淦40余年的观鸟之旅,望远镜的四个盖子先后遗失在武夷山、西双版纳、甘肃五都和陕西佛坪。“丢了,我就用药瓶盖来代替。”黄淦握着他的“老伙计”笑着说。

        与其他观鸟人三五成群不同,黄淦观鸟通常是一人独行,北至漠河,西达天山,南到海南岛,足迹遍布中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他观察记录鸟类800余种,超过中国鸟种的三分之二,仅在福州就有400多条观鸟路线。

        观鸟途中,有花香鸟语,也有危机四伏。1985年,黄淦独自一人从武夷山向江西方向穿越观鸟。爬山途中,突然看到百米外一只黑熊正在悬崖边摘果子,面对眼前的庞然大物,黄淦不敢出声,至今说来,他仍心有余悸:“我当时就躲在树后面,半个小时后,黑熊吃饱喝足躺在岩石休息,我才急匆匆跑下山。”

        虽然有危险,但大自然的魅力远远超过危险本身。黄淦回忆到,印象最深的一次观鸟是在福建建阳,足足三百余支红嘴白鹎飞过,还没缓过神,又一支闪着红光的鸟飞来,在阳光下,像一团奇异的火焰,原来是罕见的红头咬鹃,随后灰色卷尾鸟和大拟啄木鸟接连飞过。

        “观鸟不仅是为了探索和发现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在观鸟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关注。”黄淦说。30年前,黄淦便投身于生态保护,数十次只身深入武夷山和闽江湿地做生态调查,并多次向媒体和当地政府反映生态破坏的情况。

        在这位“鸟痴”的书房内,堆满了各种鸟类相关的资料,电脑里则分类存放着各地观鸟的照片,“这么多年下来应该有几万张了”。

          谈到以后的观鸟计划,黄淦笑着说:“我不会停止观鸟的步伐,直到有天走不动为止。”(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