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15日

    (马航客机事件)香港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应提供乘客家属负面情绪容器

        香港3月14日电,超过140小时后,马航MH370航班仍无确切消息,乘客家属的心理干预此时尤显重要。香港心理危机干预专家表示,鉴于事件的“不确定”性,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陪伴家属,并努力成为其负面情绪的容器。

        “灾后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以分为哀伤期、麻木期、崩溃期和康复期,现在大多数马航失联客机家属可能处于哀伤期的第一阶段。”香港灾后心理辅导协会总干事杜永政介绍说,这个阶段的家属情绪非常不稳定,可能往不同方向发展,有的仍然对亲人在世存有希望,有的无法接受亲人可能离世的事实,有的则可能陷入自责和内疚。

        他同时强调,此时“家属一定是不理性的”,因此无论是政府、亲戚朋友或航空公司的交流请求,还是来自专业心理辅导工作者的陪护,都可能遭致无端谩骂。

        作为亚洲唯一一家专门提供灾后心理辅导的机构,香港灾后心理辅导协会创立5年以来,义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包括50多次组队前往四川,为汶川地震和雅安芦山地震的受灾民众进行辅导。

        尽管有丰富心理干预经验,但杜永政坦承,这个阶段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由于当事人情绪的不稳定性,很难达到实质性的效果。

        “失去亲人的家属很难表达悲痛,此时仅仅是陪伴在旁,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帮助。”杜永政说,虽然工作人员可能时时被家属毫无理性地“责骂”,但是这也可以让他们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而家属日后的心理趋向何方,既和他们与失联乘客的关系紧密程度相关,其本身性格特点也很重要。据杜永政介绍,有些人的哀伤期可能长达三、四十年,有些人一生甚至都无法过渡到心理状态的“康复期”。

        相关研究发现,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有些当地居民认为接受心理辅导就等于间接承认自己存在心理疾病,因此拒绝接受一切心理干预。结果3年后依然停留在灾后心理状态的第一阶段,无法承认失去亲人的事实。

        杜永政认为,可以将人面对灾难的心理状态粗略地分为“理性型”和“感受型”两种。“理性型”的人可以比较客观地看待灾难的发生,也会主动适应和接受事实,在心理恢复过程中不存在太大困难。相比之下,“感受型”的人则需要外界的心理疏导,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重回正常生活。

        而决定一个人面对灾难是“理性型”或“感受型”的关键,则在于他和失去的人之间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事情。杜永政根据媒体报道的观察结果是,马航失联客机乘客的家属中约有30%的人属于“理性型”,剩下的“感受型”家属因为情绪敏感,尤其需要得到外界的照顾。

        此外,他认为,尽管在心理辅导的技术和设备方面,香港比内地仍有优势,但是在投入的资源和人力上,香港已远不如内地。

        “从汶川地震的灾后心理辅导来看,中科院有很多相当有素质的心理辅导人员,因此中国政府绝对有足够的能力处理这次马航事件中乘客家属的心理治疗问题。”杜永政说,而如果联合国或者任何国家提出要求,自己协会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也会随时出发,进行心理援助。(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