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19日

    马尔克斯的文化遗产在中国闪耀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北京时间18日清晨,随着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病去世的消息传来,《百年孤独》中充满魔力的开篇之句开始在中国各类社交媒体上蔓延,成为大家表达怀念的标志性用语。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即使他们未曾通读过《百年孤独》,这句著名的开篇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也早已成为当代拉美文学的象征符号。

        然而,对很多中国作家或文化工作者而言,马尔克斯则是他们人生经历的钟面上一个非常醒目的刻度。

        “很多年以后,当我从电视新闻里听到马尔克斯去世的消息时,将会想起1994年的暑假第一次在新疆伊宁市新华书店翻开高长荣译本《百年孤独》扉页的那个遥远下午。”文艺青年“bono”在微信朋友圈中模仿马尔克斯写道。

        20年前,正是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世界,为中国的一个初中生“bono”打开了一个“瑰丽斑驳的奇妙视野”,开启了文学之旅,推着他进入南开大学文学专业。

        “可以说,马尔克斯影响了我的人生走向。”他说。

        47年前,《百年孤独》横空出世,被世界文坛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等作品一举摘得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从1977年中国《世界文学》杂志介绍马尔克斯开始,经历1983年首届马尔克斯学术研讨会、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中的“百年孤独热”,再到2011年中国首次推出《百年孤独》的正式全译本……

        近40年来,马尔克斯一直在中国以各种方式传播,不断掀起热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国文学的格局。

        谈到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的情形,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心情是难以形容的,就像马尔克斯在巴黎读到卡夫卡一样,感到非常惊讶,拍案而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在或多或少受到马尔克斯影响的中国作家名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陈忠实、马原、苏童、格非、余华等有分量的名字。

        “他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对文学的认识。”莫言解释说,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把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夸张,把民间传说中超现实的故事情节堂而皇之、一本正经地写出来。

        在莫言眼中,马尔克斯是绝对的高峰,“年轻作家靠得太近就会融化,我们离得越远越好,可以学习他的思想和本质,学习用小说处理现实的方法,学习他们写作的角度,不是在字面和细节上机械照搬。”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会这样介绍他:他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有文学专家指出,马尔克斯之所以持久吸引中国作家,还在于以他为代表的拉美作家能在师法西方现代文学的同时另辟蹊径,以自己的方式很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想象与现实、“民族的”与“世界的”的关系,激起了中国作家对文学现代化的另一种想象。

        中国作家格非指出,马尔克斯等拉美作家的叙事方式固然和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形式的创新是真实展现光怪陆离的美洲现实的内在要求。拉美作家极大地丰富甚至改造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叙事传统。

        “当我记起阅读《百年孤独》的那个下午,仍会为当初兴奋与惊讶的阅读感受而温暖,一部小说以爆炸式效应影响了我们对文学的想象与评判。”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为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演进史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贾艳艳说,马尔克斯的伟大在于他是经典性的,同时也是开放性的;对于中国文学青年而言,更倾向于去了解他究竟写了什么,而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本身的哲学和文学修养也会随着作者的思索而得到了提升。

        2011年,《百年孤独》的中文全译本在中国推出后,仅在当当网上就获得读者28万多条评论,超八成为五星好评。

        “80后”文学编辑周墨西正准备重读马尔克斯的新译本,重新梳理自己对马尔克斯的认识。在高中时代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带给她的是“无法述说的震惊”,10多年后她希望找到新的感受。(新华社记者章利新 曹典 许晓青,参与采写:张芽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