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23日

    中国古籍“保护者”苦乐同在

          “世界读书日前后这几天,我们已接待好几拨记者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助理王文佳说,修复、归档、梳理数十万册馆藏中国古代典籍是她和同事们的基本工作。

        王文佳所在的特藏部是中国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如果放在平时,这里少有媒体登门拜访,32万余册珍贵线装古籍安静地躺在樟木做成的书架中,在恒温恒湿的书库里任由时间流逝。

        近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启动的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集中申报评审工作让王文佳的工作更加忙碌,“国家对于古籍保护越来越重视,我们干得也更有劲。”王文佳说。

        2008年至今,中国政府先后公布了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有一万余部古籍入选,包括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简帛古籍、敦煌遗书、古代舆图和外文珍贵古籍等。

        在专业人士眼里,中国古籍大致可以分为善本和普通线装古籍。“善本年代较久,存世较少,研究、收藏价值比普通古籍要高。”王文佳说。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现有善本藏书四万余册,其中不乏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时期的珍贵善本。

        除了保护,古籍修复也是重要工作。自然老化让古书的纸张、图色脱落情况经常发生。一些书本在入馆前没有良好维护,千疮百孔的场面也并不鲜见。

        在东北师范大学古籍修复室里,两张工作台占去屋子大半面积,桌上整齐地放置着古书页片,特藏部仅有的两位修复师正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修复古书。

        和古籍受损的速度相比,古籍的修复进度不仅极其缓慢而且“劳心劳神”。“干这行必须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修复师洪沨说,“一定要‘修旧如旧’,力度、劲道以及修补面积都有严格要求,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

        古籍修复技术从古书画装裱技艺发展分化而来,传统修复方法主要是用纸张和糨糊手工修补,讲究技巧和时令节气。

        通常,修复师们拿到一本待修复古籍,要核对朝代、查验破损、建立档案,将线装书拆开标页,选用颜色不能深于原书的专用纸张,用小麦淀粉打制的专业糨糊进行修补。

        业内专家指出,现代古籍修复技术对专业人员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缺人”成了中国古籍保护的最大难题。

        “我俩一辈子都修不完这一个馆里的书。”修复师李丹说,依照损坏程度,不同典籍修复所需时间会相差十倍、百倍,“无法量化考核,速度太快反而会损坏原本。”

        “招新人必须得有编制空缺。”王文佳说,“国家会专门培训修复人才,但由于待遇不高、工作枯燥,转行的人很多。”

        古籍修复的高级人才不仅要有文献学、目录学等专业基础,还要通晓相应理化、文史知识。

        “面对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源,现有人员很不够。”东北师大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刘奉文说,他期待高校能更多开设相关专业,填补人才空缺。

        “我们就是给书本看病的医生。”李丹说,“有时查阅记录会发现经自己手修复的书本曾被一些历史著名人物收藏翻阅,心里更是肃然起敬。”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成就感让李丹工作颇有动力。“安静点虽好,但如果社会能给予古籍保护更多关注,心里就更踏实了。”王文佳说。(新华社记者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