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博鳌4月10日电 “世界网络空间的关系愈发复杂,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只有病毒和黑客,然而现在已经出现了涉及巨大经济利益、跨地区的网络攻击。”金山网络CEO傅盛说。
在10日晚间举行的“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与国际合作”分论坛上,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多位网络安全专家共同建议,世界各国亟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用以应对日趋严峻的互联网攻击压力。
ICANN副总裁郭又铨介绍说,网络安全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最底层是基础设施的安全,其中包括海下光缆建设、运营商服务等方面;中间层主要包括独立IP地址和域名等;而最高层就是世界大型互联网公司。
“基于这三个安全层面,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利益相关方,其中包括各国政府、学术机构、商业公司等等,因此探讨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郭又铨说。
“近日网络上出现的‘OpenSSL’漏洞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说,在担忧的同时很多机构都反应过度,不应该对网络安全过度悲观,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将能够减少国家间、组织间的隔阂,从而增强整体对抗网络攻击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外交部网络事务协调员傅聪认为,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应该有几个原则:首先是和平原则,目前有些国家正在积极发展网络武器,更有甚者通过融资等途径开发可用于军事用途的网络武器,这样就使得网络空间充满了危险;第二是主权原则,即一个国家能够有权管辖一国国界之内的网络基础设施,而且由于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道德准则,因此每个国家都应该自主决定有关网络空间的公共政策。
傅聪指出,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在行为准则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不是排挤企业和民间组织,而是国家扛起应有的责任。“如果由民间组织和企业制定有关准则,在落实层面或将面临诸多困难,不仅没有渠道而且也很难实施。”霍华德说。
“在构建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各国还应该建立健全具体适用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映射,但是又不同于现实,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跨地域犯罪,而这种威胁需要在政府的重视下利用法律武器进行防范。(新华社,采写记者:魏骅、张玉洁、柴恭泉、王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