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8月9日

    没有赢家的冲突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了历史的教训。”巴以之间循环出现的暴力冲突,仿佛这句话的注脚。

        一个月前,巴以之间开始新一轮血腥冲突。2008年的“铸铅行动”与2012年的“防务之柱”尚未成为遥远的记忆,2014年盛夏的“护刃行动”再度走上以暴制暴的老路。法国《费加罗报》副主编皮埃尔·鲁斯兰感叹:“随着时间推移,暴力愈演愈烈,结果越来越血腥,但主要问题依然存在。”

        ——这是一场以生命损失为直接原因的战争,却有更多的生命因此消殒。

        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是巴以冲突的多事之地。6月,3名犹太学生在该城附近失踪并证实被杀害,若干天后,东耶路撒冷的一名巴勒斯坦少年被犹太极端分子活活烧死。血债血偿似乎已成巴以宿命,这一次也不例外。

        于是,以色列开始从空中、地面和海上向加沙倾泻炮弹,开出一辆辆坦克。哈马斯不甘示弱,把一枚枚火箭弹射向以色列的领空,甚至派遣武装人员穿越地道偷袭以军基地。

        然而,持续一月的冲突,已造成巴方1880多人死亡、近万人受伤、40余万人流离失所,而以色列方面则有67人死亡,其中包括64名士兵。

        “死亡的味道弥漫在废墟上空……在战争留下的硝烟中,他们(幸存的巴勒斯坦人)只能凭借嗅觉来搜寻生还者……很多人挤在尚未倒塌的房屋中,无水无粮,无处可去”,这是西班牙记者迈克尔·阿耶斯塔兰走访加沙废墟时看到的惨象。

        19岁的埃耶勒是驻守加沙边境的以色列士兵,营地毗邻一片焦黄枯萎的紫甘蓝菜田。他的多位朋友在加沙作战时丧生。“每个士兵的死亡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讲都是一场灾难,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埃耶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法国作家雨果说,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不幸的是,人们偏要尝尽复仇的恶果才会明白宽容的意义。

        ——这是一场以武力手段寻求诉求的争斗,却没有一方实现己愿,成为真正的赢家。

        在埃及斡旋下,巴以双方同意自5日8时起在加沙地带实施72小时临时停火。而在停火尚未开始时,冲突双方已争相自诩为胜利者。如今战火再起,与以往一样,在这场冲突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以色列对哈马斯的火箭弹发射器与“攻击性”地道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但它也损失了国际形象。以色列对包括联合国学校在内的加沙地带民用目标的袭击,以及造成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巨大伤亡,让以色列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谴责。

        哈马斯虽然展示了与一支占压倒性优势的军事力量抗衡的能力,或许赢得了一些民心与外部支持,但也元气受伤不小。

        以色列希望解除哈马斯的武装,哈马斯则寄望突破以色列等的封锁。然而,残酷战斗之后,没有任何一方得偿所愿。相反,仇恨的种子继续散播,和平更加茫远。

          卡内基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亚齐德·萨伊格说,巴以地区之所以变得更加动荡,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加剧的仇恨。

          战争换不来和平,以暴制暴只能把矛盾与冲突的症结变成世代难解的死结。

        ——这是一场对人类道义的问询,人们也期待国际社会交出制止暴力、推进和平的答卷。

        当日复一日的加沙悲剧展露在世人面前,国际社会如何作出努力?

        美国国务卿克里近两周的穿梭外交无果而终,联合国的数次停火倡议被破坏……危急之时,中国展现力促巴以停火的决心,发出重要的声音。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一个月内两赴中东,为推动巴以停火复谈积极奔走;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开罗,提出中方五点和平倡议:以巴双方立即实现全面停火,中方支持埃及等国家提出的停火倡议,以巴冲突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安理会发挥应有作用,高度重视并有效缓解巴勒斯坦特别是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局势。

        国际社会欢迎中方和平倡议,认为中方斡旋对解决巴以冲突十分必要。印度尼西亚政治观察人士李卓辉说,较之美欧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客观和中立令它可以有更大作为。

        巴以之间,纷扰纠葛数十载,历经从以色列要生存、巴勒斯坦要安全到以色列要安全、巴勒斯坦要生存之嬗变,其间,也曾闪烁和平的星火,如今却习惯兵戎相见。巴勒斯坦外交官扎卡利亚说:“我们曾相信和谈,但一次又一次失望。”

        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曾恳切告诫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我们这个年龄,只有一个现实问题——不是我们活多久,而是将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什么。”

        人们希望,巴以双方留给后代的,不是狂轰滥炸后的断壁残垣,不是因战废农而枯败田间的紫甘蓝,不是无尽的仇恨与无底的绝望,而是美丽的家园、宽容的心灵与和平的希冀。(新华社记者郝薇薇 蒋国鹏)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号是:nanya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