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大使黄惠康2014年1月到任以来,与马来西亚各界广泛接触,播种友谊,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大马之友”。黄大使曾多次深入华人社区,走访华小、独中,看望遭受特大水灾影响的灾区民众,并与马来族朋友共度开斋节,与印度裔朋友共庆屠妖节。
值此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黄大使来到吉隆坡茨厂街参观考察,与华人朋友共庆佳节。
以下是黄大使在茨厂街接受媒体联合采访内容:
一、每逢佳节倍思亲,中马友谊共婵娟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寄託了人们期盼团圆、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值此中秋佳节,我代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看望当地华人华侨,与大家共同庆祝这一团圆、和谐的节日,祝愿所有海外华人华侨节日快乐,也祝福每一位华人华侨生活美满、团圆幸福!藉此机会,我也要向9月24日麦加朝覲踩踏事故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愿天下所有人幸福安康。
两国人民交往逾2千年
中马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2000多年前,两国人民已开始友好交往。中国唐宋以来,各代史籍对马来半岛均有记载。15世纪中国明朝与马六甲关系密切,郑和七下西洋曾至少五次驻节马六甲。几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漂洋过海,在海外艰苦创业,繁衍发展。来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保持传统语言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落地生根,团结协力,奋发兴业。华人成功发展实业的同时,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造福国家,推动了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融合。
作为马来西亚的重要一族,华人为马来西亚的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到举国上下和其他民族的认可与肯定。纳吉首相曾高度评价马来西亚华人的贡献,并表示,“没有马来西亚华人,就没有马来西亚今天的成就”。
大马华人促进两国关系
同时,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不忘祖籍国和祖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促进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中马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此,我要特别提及马来亚华侨和南侨机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所做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毛泽东主席曾题词:“马来亚的侨胞用一切力量援助祖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谨向马来西亚华人华侨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马来西亚时也曾指出,“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是中马友谊和合作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你们到中国投资兴业,捐款助学,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为中马关系发展牵线搭桥。没有华侨华人的努力,就没有中马关系今天的大好局面”。中马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维繫和推动我们两国关系友好的坚实基础,值得珍惜和弘扬。
二、法制是保障,稳定是基础
民主富强公平正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社会稳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而健全的法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稳定与法制缺一不可。
先圣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现代文明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任何人也都应在法制框架内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破坏公共秩序,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马来西亚是一个法制国家,任何人都应该维护法律的尊严,任何人不能破坏法律的权威,践踏法治。
中国政府反对极端主义
中国政府在国际关系中历来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介入他国内部事务。但我们对于侵犯中国国家利益,侵犯中国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损害中国与所在国的友好关系的不法行径也决不会坐视不理。中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针对特定种族或族裔的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反对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严重暴力事件。
近来有警方消息称,吉隆坡著名食品街阿罗街或成为恐怖袭击目标,美国驻马来西亚使馆9月24日晚发佈旅游警告,呼吁该国公民远离阿罗街及周边地区。随后,澳洲政府也发出了相同警告。中国驻马使馆对此也会密切关注。
真诚的希望马来西亚维持社会稳定、族裔和谐,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三、多元文化和谐发展,共圆2020大马宏愿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马来族、华人和印度族都保留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宗教和习俗。不同民族的重要节日都被定为马来西亚全国法定假日,各族民众通过共庆节日体验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共享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成就了马来西亚建国以来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这是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值得珍惜。
在此,我也向所有马来西亚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全体马来西亚人民,无论何种种族、何种宗教信仰,都能继续保持开放包容、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营造全体国民大团结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为实现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2020宏愿”共同奋斗!(星洲日报)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