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18日

    综述: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来到新加坡,都会惊叹于这里满眼的绿色。不论是在商业区闲逛,在CBD工作,还是到郊外游玩,随处可见的大片绿地和公园让很多人无法相信,这座热带岛屿实际上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得益于科学精细、环境至上的城市建设规划,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

       发展让路环境 守护纯粹自然

        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数据,在方圆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36人,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加坡有大大小小340多个公园,居民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公园,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画面,并非天然馈赠,而是得益于精细的规划。建国初期,新加坡也曾垃圾遍野、棚户区林立、蚊虫肆虐。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曾写到,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有位盲人乘坐公共汽车,仅凭气味就知道到了新加坡河畔。

        如今,新加坡绿草如茵的景象得益于政府一步步的科学规划,以及不为短期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的坚定原则。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就聘请联合国专家,用4年时间编制了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的未来30至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规划,并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绿地的指标。

        1991年,政府又在现有规划基础上进行修编,提出将24%的土地保留为绿地,并将现有天然森林的82%保留下来的目标。此后,每隔10年,政府都会修编一次城市建设规划,并制定新的目标。

        新加坡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狭小的土地上获得。即便如此,新加坡的中央区以及完全靠填海而成、占地1.01平方公里的滨海湾花园却近乎“浪费”地占据着整个国家最黄金的地段,周围所有的高楼大厦都要让位于此。

        对此,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曾表示:“面积仅有7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我们在中央保存了150平方公里的永久保护区。没人敢打主意,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开发的,完全是纯粹的大自然。”

        应对城市矛盾 延伸空中绿意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加坡的绿地覆盖面积已经高于建国初期。不过,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避免和克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等城市病,新加坡从各个方面制定了规划,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居者有其屋”计划。

        刘太格也是“居者有其屋”理念的主要倡导者和实施者。他在采访中表示,当初在制定组屋修建计划时,除了保证工程质量,他还组建了一个由12位社会学博士组成的团队,专门研究社会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甚至包括心理学等与规划有关的课题,确保整个城市的组屋规划之间相互包容,不至于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病之一的交通拥堵,新加坡政府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通过昂贵的拥车证、征收交通拥堵费等方式严格限制私家车数量。用于私家车的停车场大多建于地下,或者建成几层的停车楼,尽可能少占用土地。

        “在新加坡,没有可以迁移的土地,也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竞争感更加突出。”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前部长、现任交通部长许文远曾说,“这给了我们教训,要量入为出不浪费资源,为困难的时候做准备。”

        目前,新加坡仅有约12%土地用于建造道路,而用于建造住屋的土地只占14%。这也是“花园城市”至今不被工业发展挤压的原因之一。

        在打造“花园城市”的道路上,新加坡政府仍在不遗余力地努力。市区重建局在2009年推出的“打造翠绿都市和空中绿意”计划(以下简称LUSH)中,要求所有在滨海湾、裕廊区和加冷河畔的新建筑,都必须有等同于发展地段面积的空中和地面花园作为替代绿地。该计划今年推出了LUSH2.0版本,将绿化要求扩大到更多地点,同时对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和酒店等各种发展项目提供更多绿化津贴。

        经过多年推动,新加坡空中花园面积已达约0.72平方公里。而在今年出炉的《2015年永续新加坡发展蓝图》中,政府则将目标进一步提高,力求将新加坡的空中花园面积在2030年增加到2平方公里。(新华社记者马玉洁)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