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17日

    港报社评:新加坡先安居乐业策略,港堪借鉴


    香港和新加坡面积小,欠缺资源下成亚洲四小龙,向来视对方是竞争对手,但在刚公布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新加坡首次超越香港,港府确实应反思问题所在,究竟新加坡有甚么值得借监。

    《经济学人》智库每年根据稳定性、医疗衞生、文化和环境、教育及基建五大指标,为全球140个城市打分,编纂出宜居城市指数。今年香港整体评分不变,但因其他城市宜居水平改善,以致排名下跌两位至第45,而新加坡因教育程度指标评分提升,令排名急升11位至第35。香港在亚洲区排名跌出三甲,屈居于东京、大阪和新加坡之后。

    香港今年首次被新加坡超前,不应只着眼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持续改善,或香港空气污染和占领运动后社会撕裂问题严重,而应从宏观角度来看待问题。

    新加坡在强邻环伺和资源匮乏下,一直为生存而挣扎打拼,怎样才能令国家富强起来,关键在于吸纳人才。如何吸纳人才,首先要让国民安居,所以当局一开始就为民众提供廉价而面积不小的组屋。当局也明白到缺地问题,不断填海来增加土地供应,单是过去20年填海增加了11%土地,令政府有足够土地发展。正因为当局解决了民众最基本居住问题,才能让人乐于发展事业。

    当局还积极发展教育,教育制度因应环境需要而变革。为免食水和粮食供应被大马控制,新加坡鼓励创新科技发展水资源、科技农业,既解决国家安全,也为不同经济产业杀出血路。在97亚洲金融风暴后,当局认识到经济转型的需要,转为着重知识经济,大力发展创新科技,并透过移民来吸纳专才,藉此提升竞争力。

    反观香港欠危机感,回归后背靠祖国,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始终未能转型,也未找到新经济引擎,靠内地自由行救活经济,依然靠炒股炒楼谷经济,结果因为缺地、环球和内地热钱涌现下,楼价屡创新高,市民要不吃不喝18年才能上车蜗居,令社会产生怨气。

    港星硬件差不多,即使新加坡自由度不及香港,但因楼价负担相对轻松,政府又大力支援创科,令一些本港专才也乐意到新加坡发展。

    正因为香港仍纠结在居住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被掣肘,港府宜两手抓,一边要积极开辟土地,遏抑楼价,让市民安居;另一边设法吸纳人才,发展新经济引擎来提升竞争力。(路透社)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