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14日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扎堆东南亚


    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全球被认为是处在领先水平。今年以来,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频频出海,蚂蚁金服先后进入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意在打造当地版支付宝,平安旗下陆金所成立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落户新加坡。

    高盛在8月初发布的《崛起中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报告中表示,在中国出境游客的带动下,目前已有28个国家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第三方支付。中国的经验表明,在基础设施、消费者、技术与时机恰当的背景下,新兴市场也有可能从传统金融体系跃入轻资产与数字资产的商业模式。

    金融科技走出国门不仅是行业引领者们的战略判断,也是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从国内市场来看,金融科技这几年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增长空间有限,行业引领者们早已开辟海外市场,谋求下一片蓝海。

    跟随着这些金融科技企业的步伐,我们会发现东南亚市场更受青睐,为什么是东南亚?

    欧美等发达国家自身金融体系比较完善,传统的金融机构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的空间有限。南美和非洲空间上的距离太远,中国企业也较为谨慎。东南亚与中国有高度相似之处——信用卡普及程度较低,这让金融科技企业有机会“弯道超车”,跨过以信用卡为主的传统支付阶段,进入移动互联网支付时代。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以及制造业产能向东盟转移,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复制原有的模式,输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与世界分享中国金融科技的经验与成果。

    在海外发展模式方面,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倾向于投资当地企业,或当地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新公司。这一方面是由于监管问题,大部分国家对外资持股金融机构都抱有谨慎态度,要求外资不能控股;另外一方面是由于适应问题,一旦进入海外市场,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难免会引起信任问题。

    也有企业会选择申请当地牌照,先占好一个位子,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7月17日,陆金所的国际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成为首家在海外设立的纯线上财富管理平台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陆金所国际平台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则性许可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MS),这张牌照要求非常严苛,为了满足严格而成熟的监管要求,陆金所国际平台完成多项金融科技突破创新,运用基于大数据和生物识别的远程身份、地址核实、人脸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印证资产风险管理流程(KYP)、投资者适当销售流程(KYC)以及反洗钱、反欺诈的在线管控。

    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需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当地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也要准确了解当地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