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记者陈济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新加坡记者胡星,今天在中国之声的一个节目中,介绍了在新加坡爆发的中国籍巴士司机“非法罢工”的情况。下面是刊登在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的有关内容。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在新加坡一个中国司机的宿舍区里,一辆满载家当的巴士缓缓驶离员工宿舍区,开往当地监管所。这些家当是送还给羁押在监管所的中国司机的。半年前来到狮城打工时,这些中国司机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离开。
上个月26日,新加坡SMRT集团雇佣的171名中国巴士司机因为薪资问题与公司发生劳资纠纷,集体请病假没有上班。27日,新加坡人力部把中国工人集体不上班的行为定性为"非法罢工"。新加坡警方随后逮捕并检控多人。
昨天,被吊销工作准证的29名司机已经被遣送回国。而除了回国的司机,今天还有一名参与罢工的司机被传控上法庭。这已经第五名被提控的中国籍司机。新华社驻新加坡记者陈济朋对此作出介绍。
陈济朋:导致他们罢工的表面上的诉求是工资待遇的差异,主要是在最近的一次调薪的时候,他们涨薪的幅度比马来籍司机涨薪的幅度要低很多。另外,SMRT有一些通告当中在涨薪的时候直接针对某一组司机,哪一组司机是试用涨薪的,括号里面有中国籍司机除外,这个说法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另外再加上最近劳务上有一些问题。
今天又有一名中国籍司机被提控,按照新加坡的司法惯例,如果不宣布的话很难知道罪名,有一个说法叫做在罢工当中有过激的行为,那么他的罪名大概是参与罢工这一类的。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首先是提控,新加坡的检察官来确定罪名,之后就意味着正式进入了司法程序,从此以后基本上不论外交干涉或者其他措施的作用都不会太大,再接下来就是庭审阶段,这次大概会在12月6日,庭审的阶段可以有律师来辩护,最后是宣判。
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外交部和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对此高度重视,与新加坡外交部、人力部和警方保持密切沟通,要求新加坡方面充分考虑中国工人的具体情况和合理诉求,慎重妥善处理此案,并切实维护被捕中国工人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层面的博弈之外,我们更关心这起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国籍司机究竟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对此新加坡各界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马来西亚籍的司机因为地缘、历史等因素,习惯左舵驾驶,容易上岗,因此待遇较高;也有人认为,中国公司在新加坡的薪水待遇确实不公平。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就专门刊登了事件经过和一张巨大的SMRT公司内部加薪文件,文件多处赫然印着"中国司机除外"。
那么,这些中国籍司机在新加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新加坡记者胡星实地采访了这些司机的居住地。
胡星:这些司机的居住地位于新加坡北部的乌兰地区,是外籍劳工的集体宿舍区,我到达采访时正是放工时间,各种肤色的外籍劳工劳累了一天,满身臭汗的被一辆辆巴士接回,现场非常的嘈杂。
一位江苏籍的王师傅说,中国籍员工的基本工资本来就比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籍的司机低。公司此前的3次加薪都已经把中国籍司机排除在外,而其他外籍劳工则是在加薪的范围之内。另外,以前他们还是一个星期工作5天,但现在一个星期改成6天工作制了,所以连加班的机会都没有了,工资无形当中就下降了很多。以前每月大概能拿2000新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现在还不到人民币7000元,再加上这些司机都是通过中介来到新加坡工作,还要支付中介费,再扣除基本生活开销,每月所剩无几了。
有司机抱怨说,"同样是来工作的外籍员工,加薪没有中国籍司机的份,但处罚却是一样不少",这是"歧视中国籍司机"。还有人就抱怨说宿舍条件差,8-10人挤在一间宿舍,垃圾经常没有人清理,一名中国司机还把自己被臭虫咬上的身体给记者看。总之,从采访中就感觉出,这些中国籍员工在这里生活的确实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公司方面的歧视性薪酬政策,也难怪他们会心生不满。
从记者的采访叙述当中也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都是非常不尽如人意。但是既然是这样,到底是什么吸引这些中国司机远离故土,去新加坡发展呢?昨晚值班编辑王楷拨通了国内一家办理相关业务的中介机构的电话。
记者:你好。你们介绍的新加坡的工作大概每个月的薪酬有多少?
中介机构:新加坡的工资如果没有什么学历的话,没有什么特殊技术的话,新加坡的工资就是在5500左右。
记者:这5500包不包括加班费?管吃住吗?
中介机构:5500不算加班,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管一样。
记者:我想了解一下通过你们去新加坡当司机的多不多?
中介机构:大多数都是司机吧。
记者:你们中介怎么收费?
中介机构:3万5落地付款,到新加坡交钱。
记者:那边工作每天的话大概几个小时?
中介机构:他们一天一般最少也得是10个小时。
记者:一个礼拜大概能休几天?
中介机构:一般情况下是每周休一天。
记者:那压力可真不小。
中介机构:出国没有不累的。
一旦中国工人在海外出现劳务纠纷,靠谁来为他们维权?进入司法诉讼程序的中国司机罢工案,又将如何收场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先生对此作出分析。
金灿荣:因为涉及到自己的事,我一直认为劳工有义务去了解这个情况,但是我觉得派遣公司责任要更大一些,因为它毕竟是机构嘛,它的能力比个人要强得多,现在有些派遣公司有点忽悠人,尽讲外面好的情况,那边的存在劳动强度高,待遇比当地人低这些东西却介绍不全面。而且派遣公司本身对劳工权益有责任去保护,让劳工自己出来保护是失职的。同样的活人家拿的钱比他多50%,人之常情当然是不高兴,我们现在指责这些劳工没有什么道理。眼前诉讼已经开始了,5个人遭到起诉,当然我们外交部门要现在要积极的介入了,在不干涉人家内政的情况下,在尊重当地法律的情况下尽量为我们劳工争取最大的利益保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