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4月22日刊登题为《没有李光耀,你该怎样拼写新加坡?》一文。文章摘要如下:
人们挤进新加坡一家艺术咖啡馆,毫不掩饰地嘲笑以“铁拳”治理国家的专制官员,抱怨说那些拿着百万年薪的政府部长们脱离人民。
一个中年职业女性说,现代新加坡的创始人李光耀曾经做过一些丰功伟绩,但是目前这些仍旧推行“照我说的做的家长作风”的领导人必须另辟蹊径。她的说法得到大家的首肯。
在最近这次集会上的这种异乎寻常的坦率批评——这是政府就这个城市国家的未来而展开的“对话”的一部分——反映出这已不再是李光耀时代的现实。
LKY——这是李光耀为人所知的名字——把这个东南亚小岛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现年89岁、健康状况不断下降的李光耀已经从公众的目光和政治舞台上隐退,让他的大儿子李显龙的政府来解决这个有着530万人口的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挑战。
李光耀2011年辞去内阁之职时说:“是时候让年青一代带领新加坡渡过这个更加困难和复杂的局势了。”当时,执政党遭受历史上最糟糕的选举结果。
李光耀担任新加坡第一总理长达31年,而后又担任名誉顾问。就在导致他退休的选举前,李光耀曾以典型的直言不讳在2011年出版的《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总结了自己的遗产。
他说:“年轻的新加坡人如何看待我与我无关。我已经活得够长,我知道人在活着的时候可能被美化,而在死后却遭人唾骂。”
2012年8月,有谣言说李光耀已经病重或已经去世。当他出现在国庆游行从而驳斥了这种谣言时,挥舞旗帜的人群爆发出一片欢呼声。2013年2月,他因为心律失常导致大脑缺血而住院。但一个月后,他在一个论坛上露面,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登上讲台。
在回答有关中美关系、欧洲的困境和亚洲的未来等问题时,李光耀的表现显示他的智力完好无损,思维敏捷。但他的讲话速度很慢,有时很难理解。他的许多回答简短而虚弱。
沃尔克的一句话引得人群发出局促的笑声。他说:“新加坡不得不要适应李光耀有朝一日不领导国家的现实。”
高官们表示,这个适应过程已经开始了。李光耀把制定政策的事情交给了现任领导人,他自己并没有在幕后指手画脚。而变革的步伐是最大的问题。
2011年遭到选民的不满,2013年1月的中期选举又再次受挫,人民行动党必须小心翼翼,既要平息公众的不安,又不能放弃缔造了一个金融强国的政策,因为新加坡稳定的局势和做生意的便利性吸引着投资者和跨国公司。
李显龙对《华盛顿邮报》说:“我们必须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方式工作。我们必须接受更多的不尽如人意以及进进退退,因为这是正常政治的一部分。”
他说:“当然,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安全航行,而不是突然变化。”
虽然人民行动党在议会中的多数票地位已经从87个议席减少到80个议席,但没有人认为反对派能够在2016年下届大选中胜出。但是高官们说,在人民行动党探索前进道路的过程中,内部对应该采取什么方针也存在分歧。
部分分歧在2月份的议会中初露端倪。当时政府的一份文件设想,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势头,新加坡的人口到2030年必须增长30%,而这主要要靠更多的外国人。
人民行动党的陈佩玲在为期5天的辩论过程中说:“我对这份白皮书有很大的保留意见。”同样来自人民行动党的殷吉星说:“过去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造成太多的问题,在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在李光耀时代,人民行动党的政治家和公务员很少公开表达任何意见分歧。不过,不同意见也仅限于此。最后,没有一个人民行动党的成员投票反对白皮书,它以77票赞成13票反对得以通过。殷吉星并没有参加投票。
一个受欢迎的公共事务网站《网民》的前总编、商人库马兰·皮莱说:“很多人民行动党的干部、基层成员和精英在这个系统中有既得利益,他们不会因为李光耀的离去而让它土崩瓦解。”
手臂上有条龙文身的大学生布伦丹·莫说:“我不觉得反对派足以带来积极的变化,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辩论。”
当人民行动党被迫去倾听的时候,“我们的新加坡全国对话”活动引起了更大的共鸣。
在新加坡,政府在TCC咖啡屋等场所组织了关于国家角色的对话。在这间咖啡屋中,最近有约50名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他们围在矮桌旁,一边吃着自助晚餐,一边参与激烈讨论,谈论着人民行动党虽然倾听但并没有改变的事,谈论高薪官员不理解人民对公共交通和住房价格的忧虑。
一个女人在提到大多数新加坡人居住的公寓时说:“他们不坐火车,他们不坐出租车,他们不住组屋,他们怎么能知道?”(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