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29日

    [成阳专栏]闲聊狮城:新加坡人与台湾文化

    前几年,一名新加坡本地的新锐音乐家告诉我一个故事,他当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老师曾布置一个项目,要求大家唱一首自己家乡的歌,然后再来进行点评。

    他说,他当时想了很久,最后才决定唱一首《望春风》,因为这首来自台湾的民歌,正是小时候外婆常给他听的。

    这个故事,让我忽然觉得,其实新加坡和台湾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仅仅是那位严肃音乐领域的新秀,其实新加坡在华人圈影响最大的创作歌曲、孙燕姿的《天乌乌》,就是取材于台湾本土同名民谣。

    1980年代初,新加坡中文社群年轻人形成了一种叫“新谣”的歌曲创作运动,这个运动其实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台湾的校园民歌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影响。“谣”者,民歌也,连名称都受到了校园民歌的影响。

    去年,去出席一个电视节目展览,正好新传媒在现场举行一个由大陆广电部官员参加的小型论坛,主题是中国电视节目走向海外。在问答时段,我提问中国电视节目在新加坡电视台的播映情况,并提及本地还是台湾电视剧大行其道的现象。

    新传媒的官员作答时,承认这个现象。他说,新加坡人比较能接受台湾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的语境和习惯。那位大陆官员的说法详细我记不清了,但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言语中显然觉得这是一种工作上的不足。

    后来,台湾的文化部长龙应台公布一个数字,说台湾电视黄金时段的一半左右,是被大陆电视剧和韩剧所充斥。这个数字和新加坡的电视时段上两岸节目数,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仅如此,每年的华艺节等滨海艺术中心的重大演出季,舞蹈、话剧等,多数是来自台湾的节目。台湾的云门舞集和赖声川,在新加坡可谓是如雷贯耳。中国一位常驻外国的文化官员曾对此有些不以为然。他说,大陆的中央芭蕾舞团是世界十大芭蕾舞团之一,就算是中国的优秀舞蹈团,水平也远高于云门舞集。

    我本人没有特意注意这样的比较,我一直认为,电影其实是综合艺术,从电影就能看出这个地区的艺术水准。因为我觉得台湾的电影水准不高,所以几乎不会去看类似云门舞集或赖声川之类的作品。

    但是,台湾文化在新加坡受青睐的程度高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些报章似乎也不惜版面,赞扬台湾文艺演出。一个例子是,前些年台湾的一个话剧在新加坡演出,一家报纸竟然连发五篇文章加以赞扬。

    大陆中央级歌舞团在新加坡购物中心免费演出
    大陆的艺术家在新加坡却只有另外一番景色。一方面,新加坡的国家级艺术团体新加坡交响乐团和新加坡华乐团,外来艺术家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甚至包括两个艺术总监。

    而演出方面,滨海艺术中心也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但影响似乎略逊台湾团体一筹。而一些大陆艺术团体,甚至中央级艺术团体,近年来沦落为自己掏钱到新加坡来演出的地步,演出地点大多在购物中心,由旅行社帮忙操办。

    台湾文化与新加坡华社的融合程度,其实值得大陆文化界人士研究。与其自己出旅费倒贴到购物中心演出,不如思考一下如何能切入这个市场,尤其是中国新移民日渐增多的新加坡。

    作者:成阳,南洋视界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