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20日

    明报:新加坡这面镜子 港人照得很不自在

    李显龙国庆讲话在香港激起强烈反响,这是星岛日报头版
    新港这出“双城记”并非新鲜事物,只是愈演下去,港人愈感觉不是味儿。回归以来,港人就两地发展,不但因为新加坡超前领先而惆怅,最主要是看不到香港如何走出政治泥淖,重新奋起。因此,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宣示的治国新理念、新思路,让人看到新加坡到2030年的愿景,所展示企图心,对照香港的无休止内耗空转、整体情势如螺旋式向下沉落,使人感慨不已。

    李显龙新政展鸿图 未来新加坡使人憧憬

    李显龙展示的治国新方略,从硬体建设(扩建樟宜机场、搬迁港口等),到关乎民生的医疗、住屋、教育的战略调整兼备,并非停留在理念原则阶段,而是有具体政策配合。“双城记”最新景,使人看到新加坡向前奔跑,香港则在往后踏步。其中最能触动港人“无壳蜗牛”情绪的,相信是新加坡的房屋政策。

    李显龙在逾80%新加坡人已经居住在组屋的基础上,提出确保低收入家庭都可以买到组屋,包括月入1000元(新元,下同,伸约6000港元)的家庭,负担得起2房式组屋;月入2000元(约1.2万港元)家庭,买得起3房式组屋;月入4000元(约2.4万港元)家庭,供得起4房式组屋。

    新加坡于解决国民居住问题,本已大幅领先香港,现在还要确保每个有工作的新加坡家庭都负担得起一间组屋,李显龙说“我们能做得到”,所显示决心与力度,相信港人要在更高层次羡慕新加坡人的居住环境了。

    两年前新加坡的选举,人民行动党虽然在国会仍占压倒性的81%议席,无碍政权牢固,但是流失了约6个百分点选票,当时,李显龙就选举结果,形容是新加坡的“分水岭”,他趁48年国庆群众大会宣示的新治国方略,被认为是对这次选举“失利”的回应;另外,有新加坡学者把李显龙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形容为“第二次建国工程”。无论李显龙的新政是否基于新加坡政治稳定或人民行动党执政的需要,总之,他提出了一个未来可见的新加坡,以新加坡的往绩,实现的机会很大。

    让香港政治松绑  再出发挽回败局

    新加坡迈步向前,反观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方针政策,就土地开拓,例如新界东北新发展区、填海造地等规划,仍然深陷纷争之中,能否得到市民支持和获得立法会通过,仍属未知之数。

    回归之后,香港和新加坡的此消彼长,政治体制是关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变相一党专政,不过,这是透过选举机制而得出的权力结构,确保了执政党的政策得以推行和落实。香港的特首欠缺足够认受性、政府在立法会得不到稳定支持,这是特区政府施政寸步难行的根本原因。以普及而平等办法选出的特首和立法会,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靠特权和小圈子选举产生的特首和立法会,则根本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过去16年已经充分验证的情。

    历来,除了港人习惯与新加坡比对,连中央政府也曾经新港并论,例如多年前,前任总理温家宝访问新加坡时,就观察到的情,提示时任特首曾荫权要研究改革。所以,香港在“双城记”竞争的滞后甚至沉落,不但港人,相信中央也会不甘心。我们坚信:在政治上给香港机会,确切落实港人治港,不相信香港会输给新加坡。若非如此,则这出“双城记”大概演不下去了,因为香港将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