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9日

    买F-35不划算? 新加坡作家自创省钱国防预算案

       新华网新加坡8月9日电 新加坡自由撰稿人黎宁先生从新加坡国防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了新加坡海陆空三军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从武器选购方面削减军费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让我们对新加坡这个小国家的国防理念和国防现实有了全新的认识,文章内容如下:

        原标题:新加坡:国防政策与预算新思路

        新加坡是海岛,小国寡民是最大特征。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拥有了一只在区域中堪称最先进的袖珍型军队。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海陆空三军应有尽有。当然,有此骄人成就除了卓有成效的国民服役制度之外,与新加坡政府不遗余力、竭尽所能的财政支持有着莫大关系,要知道,每年的国防预算占新加坡政府总开支的一半以上。

        前言

        军队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有多重要,世人皆知。战争是最后的选择,前面还横着双边谈判、外交斡旋、互相威慑和同盟协防等等非暴力的防火墙,这是国际政治的游戏。可惜笔者不是玩家,故本文的出发点是纯国防战略和纯军事角度,上述的种种皆在讨论之外,又在现实之中。

        谈国防,谈军费,首先就要看国家现实中的战略目标。新加坡是小国,地小人少,建国以来就没有对外武力扩张的欲望和实力,那剩下的选择就是防御性的自保了。从地理位置上看,小岛四面环海,被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包围。南面的新加坡海峡是整个马六甲海峡最狭窄的一段,最窄处不到5公里,若战争来临,可谓困兽犹斗,无处可逃。

        由于和邻国没有陆地接壤,一旦战事来临,陆军只要立刻用高爆炸药毁掉新柔长堤和大士第二通道,就可有效切断新加坡与外界的陆路联系。而对新加坡本土的军事占领只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利用舰船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第二,利用大型运输飞机实施空降作战;第三,围而不攻,断绝供应,以势迫降,再登岛占领。

        立足于保家卫国这一正义立场的新加坡军队将如何御敌?这一假设命题背后的逻辑就是,人(新加坡国民服役人员),财(新加坡国防预算),物(军队武器装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符合成本效益的性价比评估。这同时也是本文提出的,在确保国防目标不变,军事措施有效的前提下,削减国防预算的立论基础。

        陆军:抛弃重装思维,加强远程打击

        如果削减军费是必须且可行的,那么,陆军就应该首当其冲。因为在新加坡小岛之上,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东西南北纵横不过几十公里,从地理上完全不存在陆军传统作战所必需的战略纵深和迂回空间。由于国防目标强调本土防御,就是说外敌的皮靴要踩在新加坡的土地上才有陆军发挥的可能性。在三军立体作战的现实环境之下,陆军的角色已经退居二线。

        那么,假设敌人已经登陆,我们的陆军将以何种方式作战呢?风靡狮城的电影“新兵正传”给人们勾勒了一个在市中心金融区的激战场面。士兵躲在高楼上面偷袭马路上的装甲车!场面热闹,但却是违反现代陆战理论的幻想。须知,有效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充分发挥火炮的威力并减少自身伤亡,这是每个战场指挥官都信奉的原则。高楼大厦不是军用碉堡,在炮弹面前不过就是一堆水泥做的豆腐。电影情节更象特种警察对付恐怖分子,而不是国家之间正规军队之间的巷战。

        可以说,只要来犯之敌抢滩成功,大炮有了立足之地,在大士(本岛西部)就可以直接轰炸樟宜(本岛东部),在兀兰(本岛北部)更可以轻松攻击丹戎巴葛(本岛南部)。对于现代重型大口径火炮的射程来说,50公里不过是小菜一碟。此言并不夸张,指望海拔一百多米,以疏松土质为主的武吉知马山(本岛中部)作为屏障,那就有点太幼稚了。

        基于上述分析,新加坡陆军的战斗方式已呼之欲出。二战之后流行于世的重装会战显然不适合岛国。所以,花大价钱配置重型装甲部队的政策值得商榷。在最近的陆军开放日上,笔者有幸登上世界最佳之一的德国产“豹2”主战坦克,感觉很棒但也很心疼。


        “豹2A4”型(配图1)坦克,新加坡陆军购买了66辆,还有30套备用部件。国际市场公开价格为574万美元一辆。由于是二手货再加上友情价,打个三折算,大约1.5亿美元,那还是十年前的价格,以传统陆战装备的资金投入来说实在不少。关键是一支如此强大的重装部队在小岛上能有何实际作为呢?是等外敌成功登陆后对其步兵进行歼灭战?还是等外敌装甲部队上来对决?好象都不太可能。那这些超级杀器的大手笔购入仅仅是为了对外威慑敌人和对内鼓舞士气吗?成本是否高了一点?借用坊间语言就是--性价比划算吗?

        既然是本土防御,目标应当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机动性强、能够实现远距离毁灭性打击的自行多管远程火箭炮无疑是新加坡陆军性价比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安装在重型卡车之上,可以全岛快速游弋,思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它不需要固定的大型发射阵地,依靠小岛发达的公路网就能方便地开赴任何地点,短时间即可对敌发起毁灭性攻击,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维护方便。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大国都有部署,其最远射程超过450公里,对大范围战略目标具备全面覆盖和彻底摧毁的能力。试想一下,全岛拥有数十辆自行火箭炮,以新加坡为圆心,以包括海上和陆地的400公里为半径,高举乱动则毁灭的大旗,那威慑力应该不比66辆“豹2”小吧?可成本就低多了。

    空军:立足成熟装备,不宜盲目求新

        坊间有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个应该成为新加坡空军的战斗格言。

       以小岛为圆心,1000公里为半径,拥有F-15S重型战斗机(配图2)、F-16D轻型战斗机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新加坡空军在该区域内并无同等重量级的对手,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尚未看到有改变目前局面的征兆。

        而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新加坡将购买美国产F-35隐形战斗机。这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早在F-35研制之初,新加坡就已经出钱参与其中成为了“股东”。

        新加坡的领空有足够空间进行空战吗?很明显,答案是没有。那领先于整个区域的空军其任务是什么?它不是剑,而应是箭,射向千里之外敌人心脏的斩首之箭。处于进攻状态的空军怕什么?是敌人的飞机缠斗和防空导弹的拦截。可是,1000公里作战半径的区域之内有谁能做到吗?

        F-15S和F-16D战机新加坡空军已经用了多年,经验丰富,效能可控。但是F-35是什么东西?技术领先两代的理论杀器,史上最贵(研制费用)的飞机,推出市场的时间多次延误,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须知,采用新东西意味着成本,意味着风险,意味着不可控的将来,在这之后才谈得上机会和收益。

        如果压倒性的空军力量能够实现威慑外敌的战略目标,而现有的成熟装备可以满足需求,那么,花大价钱追求最先进的战机就有点叶公好龙式的虚荣心膨胀了。

        如果是现有战机的使用大限临近,那么技术上还有升级改造,延长寿命的手段,而且和购置F-35的天价相比,其花费实在是微不足道。不知这是否值得考虑呢?

        海军:增购潜艇,减少登陆舰

        作为岛国,而且是位于世界最繁忙,牵涉大国利益敏感神经的马六甲海峡上的小岛,精锐的海军无疑是新加坡安身立命之本。新加坡有能力维护航道的通行自由和安全,既给自己一条稳定的财路,也要有效抗衡其它各方在此地的势力存在。

        AIP(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潜艇技术先进,价格昂贵。但笔者以为,这个钱要花,而且值得多花。与之平行的另一个观点就是,两栖登陆舰就不要多造多买了。

       新加坡海军现有两艘潜艇,而且是不依赖空气推进的AIP潜艇(配图3),它最大特点是长时间的续航能力,意味着它无须经常浮出水面充电和频繁回到基地补给,减少被敌发现的几率。如果有多几艘潜艇,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小岛周边海底巡弋,无踪无影,敌人无法判断新加坡将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发起进攻,那这样的未知恐惧感足以让敌对者胆寒。

        而两栖登陆舰(配图4)则不然,只要有就足够了,包括千里迢迢地去亚丁湾护航,都只不过是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是海洋国家的存在而已。先天不具备武力领土扩张欲望和实力的新加坡,实在找不到让我们进行登陆征服的地方。多花钱多建造多购买都是在浪费公款。

        后记

        新加坡是小国,经不起战火的蹂躏。但古训是真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笔者提议削减新加坡的国防预算,并不等于放弃足够的国防力量。在正确的国防战略目标之下,以适用不浪费为原则选择军队的武器是符合国家理性务实、审慎理财的大方向的。

        假如以上观点成立的话,省下来的国防经费应该这样使用:三分之一用于继续提高国民服役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全职军人的待遇。毕竟,为了国家他们牺牲了很多个人利益,他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补偿。至于另外三分之二,则应用于医疗教育或者社会福利,新加坡政府需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各种利益追求。但是,又不能重蹈欧洲的覆辙,让财政陷入困境。那么,钱从哪里来?理所当然,国防预算“块头”最大,大刀也就必然向它砍去,这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选择。(作者 黎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