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2日

    探访智慧新加坡之二:找寻新加坡的智慧主因

    6月16日-21日期间,接受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简称:IDA)的邀请,我有幸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近一周的采访, 较为深入地了解了新加坡智慧国2015的相应发展情况,参观了新加坡的一些智慧中枢,对于智慧新加坡有了感同身受的了解。

    6月17日,在上午参加2013电子政府国际交流大会(eGov Global Exchange 2013)和采访了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中国区司长庄庆维先生之后,当天下午我们来到新加坡一处商业黄金区域,访问IDA在此设立的资讯通信体验中心(iExperience)。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这种智慧生活或者说智慧城市的体验中心,往往设置在政府相应部门,而且对它的体验势必要经过一定的手续和流程,并不是随到随访。然而,IDA的资讯通信体验中心(iExperience)却设立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域,凡是在商厦里路过的人,都可以随时体会正在或者未来即将到来的智慧生活,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

    体验中心大概占据了上百平米,拥有大致十人不到的服务队伍,他们中的有些人才走出校门不久,有些人却已经在此工作了六七年,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注意到,他们非常善于捕捉体验者的疑问,往往是你刚刚有些感到疑惑,他们的解答就随之到来,准确而到位。在我看来,把体验中心设立在商业区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在这里智慧生活的理念伴随着大量的市民甲、市民乙……,能够自然顺畅地被带回他们的家里,带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并铭刻在他们的记忆里,让市民对于智慧生活充满憧憬。也许IDA为此将付出不菲的租金,但是却能够得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IDA的资讯通信体验中心,得到了诸多国际化大厂商的支持,我还在致谢的铭牌上看到了来自中国的华为,这一点令我倍感自豪。在这里,我们体验了未来的教育、未来的生活、未来的网络和未来的购物,通过信息技术,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崭新模式,令人不由心向往之,而在购物中, NFC等新技术和应用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的一部最新型号的手机由于具有NFC功能,因此我的信手体验也得到了几位外国同行的瞩目。

    参观完体验中心后,我们接下来的安排是采访IDA助理局长、资讯基础设施及服务发展部兼首席数据官孔学仁先生。主办方并没有刻意安排专门的会议室,而是在体验中心里现场进行。于是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不少新加坡民众不时驻足,聆听孔学仁先生的演讲。我相信,他们一定和我们一样,把这种收获铭记下来,并对于智慧的工作和生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孔学仁先生为我们更多介绍的是新加坡新一代全国资讯通信基础设施。据他讲,上个世纪至今,电信行业是新加坡提升竞争力的很重要的部分:60至70年代用电话线,80年代用数字电话网,速度超过9600bps。之后用电话线,以及cable。2009年新加坡部署了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NextGen NBN),最高网速达到1Gbps,以满足今后人们对高速宽带网络的需求。在他看来,在有线做得更好的情况下,无线才能得以提高。目前新加坡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无线信号覆盖,甚至是4G信号覆盖,这就给使用者带来了良好的应用感受。

    制定在一个在基础框架下的、安全可信的、全国授权的互联网和光纤政策,也是IDA当前全力在推动的。在这个框架里,第一层是无源层,通过对建筑商的管理,让网络公司进行设计、布线等工作。第二层是有源运营产业层。第三层是零售服务商,他们从有源运营商租用设备,向用户销售网络服务。第四层就是终端用户,他们位于金字塔的最上面。

    孔学仁先生表示,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已实现95%的家庭和企业有光纤覆盖率,用户也已突破33万,目前有20家零售服务提供商在提供各式极具价格竞争力的创新服务。通过更加快速的网络,用户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服务,譬如IPTV、网络电影,乃至商用级的云计算、数据备份等等。

    新加坡的数据中心园区,计划在2016年投入运营,其作用是尽可能提升经济效益。对于商业用户来说,租用这里的带宽和设备,比自己建立数据中心要经济得多,不仅能耗能节省很多,碳排放也能够得到最好的控制。新加坡数据中心园区还一并提供许多优惠包,种类繁多,商业用户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园区由IDA联合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及裕廊集团(JTC Corporation)联合建设,预计将达到13公顷,容纳6-8座数据中心楼,提供最高可达到105,000平方米的数据设备空间,并拥有可调节的结构。园区内还将建设一个专门用于供电的发电厂,以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的高能需求,确保以最小的转换损失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高容光纤网络、互联交换中心等电信设备也将建立,用以满足数据中心的连通需求。数据中心园内的土地划区都将有明确的界线区分,并对数据中心投资开放。这些得到了很多公司认可,使得它们纷纷把新加坡作为它们在亚太区信息资讯的枢纽。同时,新加坡没有地震,非常适宜商业运作。

    由于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因此新加坡能够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个上乘的智慧城市,这也是新加坡能在2007年蓝色巨人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前的2006年, 就提出“智慧国2015”计划的原因。

    在IDA的推动下,许多政府机构、社会与民间组织都开始部署ICT技术,提高和改良自己的服务、产品及运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就是一个典型范例。通过在新加坡全岛的广泛部署,政府得以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及摄像头,在不同的视角检测人群流量,观察巴士汽车站、地铁站的人群,并根据人数来灵活地进行车辆的调度。十字路口也有无线布线,以此来监控交通是否通畅,并对红绿灯进行监视,看是不是有闯红灯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这里说一句,新加坡对于行人闯红灯有非常严格的处罚力度,每个违法者将会被处以20新币(折合接近人民币100元)或是3个月以上的拘留,而且执行到位,使得任何人都必须认真掂量、三思后行。我在新加坡的时候,也认真地按照新加坡交通法规的要求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广大新加坡民众普遍遵守交通法规的良性影响,另一方面也多少是慑于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违规成本。

    新加坡倡议民众和私人资本对于诸如交通这样的公共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政府会非常认真地对待此类建议,并且乐于和商业公司一道对相关的项目进行注资,并通过公开招标, 合作征求计划等模式来解决已被印证的问题。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都是很有效率的,尤其是单独行事的时候,然而一旦到了协同合作的时候,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新加坡也曾经面临这样的挑战,但是随着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加之类似IDA这样的机构的推进,新加坡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同样也能做到很好的协同,并且在数据方面能够做到最大化的共享。每个新加坡的机构都深刻认识到:你不能做不同的所有的事,因为利益是共享的。

    IDA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会告诉各个部门IDA的计划和办法能带来什么好处。以数据共享为例,横向的数据总是能够产生最大的价值,开放的政府,开放的数据,帮助企业和个人能够最充分地利用数据价值,或是创业或是提升幸福质量。新加坡政府目前已经公开了上千类公用数据,而围绕着这些数据的各种应用就不断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中被开发出来,全面提升了新加坡的“智慧指数”。

    新加坡完善地解决了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的利益问题,新加坡看重国家的利益,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关注私人机构的利益,新加坡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听取企业的诉求,并找到合理的方式达成双赢。政府会告诉企业,政府将如何去做某件事,而企业也是其中的一员,并且需要做什么,开放的竞争和开放的市场,保证了国家和企业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收益。

    赛迪网     作者: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