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23日

    闲聊狮城:新加坡的“大V”在哪里?

    中国出现微博后,就诞生了一个新名词:“大V”。中国的微博和美国的Twitter一样,开放对一些用户的公开认证,主要是防止名人名字被抢先注册。

    当中国的一些知名人士的“粉丝”超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后,“大V”这个词就诞生了。

    “大V”由于订阅者众,因此发出的微博帖子的影响力也很大。一些“大V”的言论也给政府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些虽然不是“大V”熟悉的领域,但“大V”即使随便乱说,其错误的影响也很难纠正。这使得“大V”成了意见领袖,呼风唤雨,引导舆论。

    在新加坡,一家中文日报的很多记者对中国的“大V”热衷得很,“大V”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就会为“大V”抱不平。有中国“大V”到新加坡开讲座,其热闹景象令人惊讶。

    比如薛蛮子来到新加坡开讲座,不但中文媒体要员出席聆听合影,报纸还给予大篇幅的报道,主编更是一起晚宴。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这些报纸上,却很少看到新加坡的“大V”的动态,更不要说报纸要员请新加坡的“大V”开讲座了。

    新加坡没有“大V”吗?很多人都这么问。当然不是。

    facebook在新加坡少说400万账户,相较于新加坡500万人口,其渗透率是很高的。即使中国的微博,在新加坡也有150万注册账户,每天的活跃人数有80万人之众。

    可见,新加坡的社交网络活动,按人口比例来说,绝对高过中国。那么新加坡的“大V”在哪里呢?

    不说别的,在新浪微博上,一些新加坡人就很活跃,粉丝数也动辄几万人。他们不但分享新加坡的讯息,也针砭时政。

    至于facebook上,Twitter上,或者其他博客上,新加坡其实也有很多“大V”,例如MrBrown,其facebook和Twitter上的粉丝数,超过1.2万,以新加坡的人口规模,绝对称得上是“大V”。

    于是很多人问,为什么新加坡的报纸特别关注中国的“大V”,而很少看到新加坡的“大V”的活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新加坡知名“新谣”作者梁文福,在1980年代曾经写歌问《我们的歌在哪里》。梁文福的意思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都是港台歌曲,而新加坡自己的歌在哪里呢?

    梁文福的发问其实类似于台湾1975年,当时台湾的杨弦和李双泽,都问过这个问题,后来一些台湾青年还出了《我们的歌》的唱片。

    台湾当年的觉醒形成了台湾流行音乐的数十年的荣景,而梁文福之文也形成了“新谣”的创作,对新加坡建国不久形成国家认同大有意义。

    不过,新加坡媒体对自己的“大V”是否关注,可能还不仅仅是“我们的‘大V’在哪里”的问题,而是看得到还是看不到“大V”的问题吧,我想。

    你说呢?

    作者:成阳

    点击:成阳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