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0月1日

    新加坡媒体称中国单身女性购买力更大

    许多中国女性不甘心被当成没人要的“残羹剩饭”,她们渴望证明自己是自愿单身的而非迫不得已。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外媒称,在中国,单身男性比单身女性多得多,一些中国女性根本不把婚姻放在眼里。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每当王女士想换换环境或者某个新的城市有令人振奋的职业机会时,她会收拾行囊,抬脚就走。单身状态给了她自由,让她15年来得以在四川、西藏、北京甚至英国——她在那里读了研究生——等地安家。

      王女士今年40岁,是一名战略规划师,虽然独身不符合对婚姻和家庭有着传统观念的中国文化,但她对自己的选择毫无顾虑。“我喜欢孩子,但不想有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不愿结婚的一个主要原因,”她表示,“对我来说,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和事业发展也许比经营一个家庭和承担家庭责任更重要、更有意义。”

      她的家人都很开明,没有施加压力要求她成家。

      一份全国调查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的适婚年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这种性别失衡可能会继续下去,近日有统计显示,中国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18:100。

      文章指出,这种差异似乎对女性有利,因为她们的人数较少,但在女性往往会“高攀”的中国社会里,有些人——城里的高学历、高收入女性——难以嫁出去。有一种说法是:一等男娶二等女,二等男娶三等女,三等男娶四等女,于是一等女和四等男就剩下了。这种状况导致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当中有些人在经济上独立,决定独身到底。

      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25—29岁女性有22%未婚,大大高于2000年的9%。新加坡的这个数字更高,为54%。美国是46%。

      文章称,在中国,女性到了27岁还没结婚就会被称作“剩女”,这是仿效“剩菜”而来的称呼。妇联宣布27岁是结婚的“最后期限”,教育部在2007年把“剩女”列入新词汇。

      根据中国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北京约有1000万女性居民,其中27岁以上的未婚女性有50万。

      文章称,中国女性不甘心被当成没人要的“残羹剩饭”,她们渴望证明自己是自愿单身的而非迫不得已。她们还看到了对婚姻敬而远之的好处——逃脱了千方百计要把自己嫁出去的强大社会压力以及嫁不出去的羞辱、尴尬和焦虑。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北京的社会学家胡星斗说,随着社会对婚姻的态度改变,这种单身人士的数量在增加。

      “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一个基本由陌生人组成的工业社会,跟过去的村子完全不同,”他说,“这种社会看重独立和自由,现在人们不像以前那么害怕受到嘲笑,也更加开明,能够尊重个人的选择。”

      情感问题专栏作家苏芩表示,奉行独身主义的女性也可能会经常约会且不乏追求者。“她们采取一种不想结婚但可以有短期关系的态度,在这方面并不空虚。”她说。

      胡星斗说,男性没有类似的困扰,他们有更长的时间寻找伴侣,这反映了社会上的性别偏见。

      然而,单身女性以其购买力引起关注——有媒体报道说,她们的社交、旅行和娱乐花费超过已婚女性。例如,在大中城市,约三分之一的单身女性表示,她们的最大开销是社交和娱乐活动。

      不过,有像王女士这样的女性自愿选择单身生活,也有更多女性仍在等待她们的白马王子。

      北京的胡律师今年36岁,未婚,多年来的相亲、约会均无果而终。“有时候我想,何不干脆单身一辈子呢?但实际情况是,我想结婚,只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她说。

      她认为,如果晚婚变得更加普遍,与单身相伴随的耻辱感就会渐渐消失。她还说,人们可以不把大龄未婚女性称作“剩女”,而使用“熟女”这个词,意思是她们成熟、老练。

      胡律师的年收入为50万元,是北京市平均工资的大约五倍。她在闲暇时间里健身、旅游、约见同样单身的朋友,她说自己过得“很开心”。

      文章指出,事实上,单身女性未必孤单。

      “剩态度”是一个支援团体,通过电影之夜和茶话会等活动把单身女性聚集到一起。这个在线俱乐部成立于2010年,现有2110多名成员。

      俱乐部发起人白朵朵已过而立之年,是上海一家时尚刊物的编辑。她指出,虽然自愿独身的人和“剩女”有重合,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她说,“剩女”也许会单身一辈子,但那不是自愿选择,是迫不得已的。“自愿独身的人极少,大多数人还是很传统,”她说,“从一开始就不想爱的人也很少见。”

      对于在北京出生但现居新疆的王女士来说,独身是她在快30岁时做出的选择。

      “我喜欢自由独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不想为了跟某个人一起慢慢变老而放弃自己的爱好或事业,”她表示,“人一辈子不可能样样都得到,所以就要权衡独身和结婚的利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