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23日

    李显龙在联合早报90周年纪念活动演讲全文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总编辑
    林任君先生

    联合早报总编辑
    吴新迪先生

    各位先生,女士

    大家晚上好

    恭祝联合早报90 周年快乐!

    联合早报90年

    这90 年里,一路走来,早报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一直保持独有的地位。今年早报为了报庆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要知道,世界上现存历史这么悠久的华文报纸已经不多了,早报是少数硕果仅存之一。希望接下来的90 年,早报能历久弥新,在世界各大中文报排行榜上保有一席之地。在新加坡,早报是本地读者最多的中文报。最新调查显示,早报有将近80万个读者。看早报网的读者也不断增加。早报在亚洲地区备”受推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其他中文报刊或新闻网站,转载早报的报道。

    早报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有几个基本原因:早报从新加坡的角度报道和分析新闻,同时注重华社动向。每天一翻开早报,你就可以了解到社群的最新动态, 甚至一些画片新闻。因此,早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它是较年长读者,信赖的报章。这些老读者伴随早报成长,目睹了早报的改变。其实想起来,我也是老读者之一。此外,较年轻的读者则希望看到不同于英文媒体的视角。他们选择阅读早报,是为了从早报的分析来看新闻事件。

    这些年来,早报帮助新加坡人了解国际趋势,尤其是中国动态。早报最近报道和解读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一个好例子。早报的报道对三中全会公报内容做出了精辟的总结,指出三中全会不仅涵盖经济课题,也包括中国社会和政治课题。我看如果你读西方报纸的分析,很少注意到这一点,多关注经济方面的建议,而没有注视到这其实是涵盖性很广的一项大政策。但是长期观察中国的早报,通过简易的报道,比较并凸显了今年跟十年前十六届公报的异同,帮助读者了解三中全会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对中国下一阶段改革开放可能产生的影响。

    不然的话,读公报,中国的公报还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报,文字你可以了解,它的用意不容易抓摸,它的后果更难去预测。但是跟十年前相比,有一个大框架,我们可以知道十年前他们说的这些话,过后这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他们说的话跟十年前有什么差别。往后十年,不能够预测,大概心里有数。所以这就是早报特别付加价值的地方了。

    海外读者选择读早报,则有两个原因:首先,早报有助于他们了解一个位于东南亚国家的视角和观点。我们的观点跟中、港、台媒体不太一样,也不应该一样。其次,早报提供客观,完整和可靠的报道。因此这些海外读者想了解新加坡,区域动向,或想明白中国国情时,就会选择早报。

    可是早报责任很重。除了负责新闻任务之外,也在新加坡积极弘扬华族文化和价值观。早报不只从平面媒体传播推广,也主办活动,让本地各族民众认识和欣赏华族文化。这些活动,无论是春到河畔、华族文化节、还是为配合90周年报庆在福康宁山举行大型户外艺术飨宴“九。歌”,都很受大众的欢迎。

    早报创报90 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今天是小六会考,我看早报及格了,可喜可贺!请再接再厉!

    新媒体景观 

    同90年前创刊时相比,世界完全改变了。媒体景观已大有改变。全球化和新科技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但也带来更加快速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新加坡的社会和民生。

    读者群和阅读和消费习惯也改变了。数据显示,本地纸媒的读者已达到顶限,读者年龄也越来越大。现在的读者兴趣更多元化,而且他们希望看到更多不同的观点,他们不只要知道重要信息,也对轻松的娱乐新闻和别人的生活点滴等感兴趣,当然,名人的生活点滴,最有兴趣。

    越来越多人不看报纸,甚至不上新闻网站,只阅读朋友透过社交媒体传给他们的信息和意见 – 有些是真实的,也有假的谣言。现在人们可以选择下载想要看的资料,不像过去,由报纸把所有新闻送到读者眼前。由编辑决定哪一些新闻应该放在头版。你不翻开报纸,也会看到它。可是现在,你不惦记那个网页,你不需要去看它。所以情况不同了。

    另外,读者要看更加精简的报道,而不是长篇文章。这篇演讲肯定不及格。因为,微博跟Twitter的140字,我已经用完了。高超的大V,140字他们可以写出很多东西来,但是普通的人,甚至是一般的记者,140字要做一篇文章,要写出重点新闻的来龙去脉,并且每一天都要这么做,没有这么简单。

    另外一个挑战,网上免费资料来源多,很多读者舍不得或者不愿意付费看新闻,因此选用汇集新闻的软件,免费看网上新闻;像早报网这类,要收费的新闻网站就面对压力了。

    所以新趋势提供很多益处,不过也带来挑战。新媒体的价值是使信息畅通,让世人很容易接触和了解最新的资讯,赶上潮流。人们虽隔天涯地角,还是可以随时与家人、朋友、或同事联络。每逢佳节,可以在 “ 网上” 一起过。同一个年三十晚,一个家庭可能在很多地方,但是都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至少,摇摇相招呼,感觉上是一家人在一个地方。

    大家也可以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组织起来,例如在菲律宾,惨遭台风“海燕”袭击的后的救灾行动。通过新媒体很快的就组织起来。救灾团体利用社会媒体号召自愿人士、募捐、筹备救济用品等。而灾区缺乏了电讯,没办法把网络传进去,成了一个很忙,很棘手的问题,父母亲两三天没有听到孩子的新闻,就非常担心孩子的生死。所以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带来新挑战。最快传来的消息不一定是最准确的报告。马上达成的共识不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得到的结论。大家看了帖子,赞赞赞,但是明天,冷静考虑,可能错误了,太迟了。还有,网民可以很容易跟志同道合的其他网民组织起来,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活动。你遇到的,你交流的,你觉得是重要的,只是你圈子里的人。可是社会是一个大圈子,要把整个社会凝聚起来,达成共识,打破小圈子,非常困难。

    所以,我要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严重挑战就新媒体被滥用:这是全球性的,新加坡也不例外。最近几个月,新加坡和我们的邻国都发生了黑客攻击事件。大家都注意到了,学校的网站,我的网站,宏茂桥市镇理事会的网站,你们的网站,大家都遭殃。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也不止是涂鸦的事情。

    黑客行为是严重的威胁。它不只是恶作剧, 则可能造成严重危害。比如:假设黑客攻击的是医院的管理或紧急救援系统,造成停电或者仪器失灵,就可能危害病人的生命。 如果打进了我们的银行系统,抽出一大笔钱,或者使整个银行系统瘫痪。因此,这是一种犯罪行为。我国有法律来对付这些不法分子,严惩网上攻击行为。

    第二个问题就是网络欺凌,cyber bullying。在新加坡,相当普遍,学生有时遇到。其实,记者也曾经遇到。因为记者报的是网民不愉快的消息。网上有系统,一大批人攻击这位记者。我听说有些记者,现在甚至有预先的恐惧感,写文章之前,要考虑会不会被网民攻击。这个是很坏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用法律来制裁网络欺凌,还有其他网上骚扰的行为。

    第三个挑战是网上的谩骂。英文也有特别名词,trolling - 它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因为是更凶狠的做法。在网上健康的讨论和辩论,因为谩骂经常变成不理性,互相侮辱,攻击,不讲理的情形。重点不在用户能不能达到共识,同意还是不同意。网上谩骂行为破坏气氛和空间,让严肃要参与交流的用户无法加入,污染了网络世界。这种行为在生活上是不可以容忍的,在网络世界,更应该排斥,否定这种行为。

    网上谩骂能继续因为网上活动可以匿名,隐藏身份。面对面,你要这样对我说话,我会记得你是谁。你有名誉,名誉扫地,是有后果的。网上匿名,不知道谁是谁在谩骂,大家以为逍遥法外,没有后果,为所欲为,是很不应该,也很不理想的情况。

    这是全球性的问题,许多网站在全球各国都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你让网民在网站上留言,那留言板就变成很多不应该有的话语。所以有些海外网站已施行一些安全措施来应对,例如规定用户在网上发表评论前现在一定要登录。YouTube,纽约时报就是最近的例子,引起争论。他们是崇尚新闻自由,发言自由,网络自由的,但他们还是觉得必须这么做。其他网站则完全禁止网民留言,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这些谩骂的喧噪和杂音。如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 的网站就禁止留言。你要看可以看,你要乱写废话,请你到别的地方做。

    在新加坡的网上不少交流是建设性的。 可是我们也看到谩骂连篇的网站,布告栏。这个是事实。我们必须制止这恶劣行为,继续营造安全,有责任的网上空间,鼓励网民做建设性的对话。有一个例子,今日报的网站现在要求读者在留言前,用Facebook户口登录。他们告诉我,效果不错。施行后显然提升了讨论素质。政府也将从自己的网站做起。从下个月中旬,民情联系组(REACH)的交流网将要求用户登录。

    即使这些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不容易解决,不过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充份利用新媒体的潜能,大幅度的改善我们的生活,不过也要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政府今年对管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条例做了协调。例如新闻网站只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客流量,就必须个别受到“广播法”的管制。而新加坡注册的新闻和时事网站,不可以接受海外来资金赞助。这些都是行为规则,都是运作的一些准则,是必须有的条例,因为自由是自由,可是自由不等于无法无天。

    政府会通过新媒体来拉近跟人民的距离。几乎每个政府部门、国会议员都有面簿,包括我在内。我不只有面簿,我也有Twitter,也有Instagram。为什么呢?因为十多岁的少年们告诉我说,面簿是老人用的。谁是“老人”?二、三十几岁的“老人”!我们十几岁的年轻人,我们用IG,Instagram!所以,我也年轻化了。现在过了一年多了,我的经验是这些是有效的渠道,可以直接、迅速的跟人民交流,有它一定的价值。

    早报网新加坡版 (Zaobao.sg)

    传统主流媒体早报,也会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而早报也必须调整运作方式。早报的反应,第一反应,就是早报网。早报网办了好几年,可以说是相当成功。越来越多读者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来阅读早报新闻,我就是其中一个。我每天买早报,但是我从来不看纸报纸,我看的是iPad版本,比较方便,在国外马上可以得到,在国内下载更快,内容随时都在手边。这个不是广告,这个是事实。早报网每天大约有400 万个点击率,其中新加坡和来自中国的读者最多。因为读者群有新的需求,口味也不一样了,所以早报就推出了两了版本的早报网,把同样的内容以量身订做的格式呈现给读者, 吸引新加坡和海外读者。刚才林总就为zaobao.sg举行了一个点击开幕仪式,推出了新的早报网新加坡版,内容丰富,尤其是精辟、高素质的评论文章,别的地方不一定找得到。想要用中文了解新加坡的人,现在有多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我祝zaobao.sg成功, 变成中文读者的最爱!

    早报在新媒体景观如何蓬勃发展

    Zaobao.sg不会是早报在新媒体方面最后一次的尝试,因为科技在改变、社会在改变、口味在改变、需求在改变。公民报道新闻,公民追求更精彩的互动媒体。每个月、每年,情况都不一样。科技继续迅速发展,尤其宽频和流动技术越来越快、越来越便宜。未来会有什么新奇的电脑程式,新款的随身机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人知道。十年前没有Youtube、没有Facebook、没有平板电脑,也没有所谓网民当记者。今天已经不同了。十年后,没办法想象有些什么新的变化。因此,早报不可以松懈,要继续紧跟新的趋势,用恰当的方式把信息传给新一代的读者。

    在内容方面,早报必须维持一贯的作风和原则,在适应新一代的读者需求,不要忘本。我赞成刚才任君提到的,新加坡主流媒体一定要维持它的公信力,同时也必须适应新环境.这就是早报也是新加坡媒体的价值所在.

    早报接下来的发展方针,我有几个提议:

    有责任及客观的反映不同观点

    第一,因为新加坡是个多元化的社会, 所以早报在报道时,同时反映社会上广泛多元的意见和人们不同的需求同时也促进国人对国事的理解与共识的产生。

    所以反映多元意见但是必须促进共识,不要深化鸿沟,不要加剧各种的矛盾。早报必须能掌握我国的社会的动向及时代脉搏。把新闻报道和评论分开,讨论时事要交代确实的背景。所以报告新闻不只是把一些事实写出来,报告新闻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观念和背景,一个框架来阐述,分析,解说,很不容易做。我觉得你们的工作是非常难做的。我看到你们的成绩,非常敬佩。尤其是高难度的工作-每年财政预算案或者是国庆群众大会演。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准备我们的内容,写稿,改稿,考虑,准备一篇长篇大论。早报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去了解去翻译,去把它包装,去得到许许多多的公众的反应,然后把它陈述出来。摆在一个平板上,让我们读报纸的时候读了会清楚和了解,可能比听了更了解。非常不简单,所以你们的任务是很重要,报道的方式也很重要,因为你如何报道同样的新闻同样的时事可以影响读者的看法,甚至左右群众的反应。尤其是敏感的课题还是容易情绪化的课题上, 平衡的报道是维护新加坡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

    提供新加坡的视角

    第二件提议,早报在报道有关中国和东北亚局势时必须继续维持独立的立场,从新加坡的观点去报其他国家的新闻。早报的优势是因为你是新加坡的中文报,不然如果你是跟中国的中文报,香港的中文报,台湾的中文报采取同样的立场的话,我看你跟他们不可能有区别。要胜过他们更是不容易。你的增值就消失了。你在新加坡扮演的角色也可能被牺牲了,因为你是新加坡的报纸所以你能够有这个新加坡的立场去看其他国家,旁观者清。

    我经常跟中国的朋友交流,在中国或者新加坡。他们经常提到会上网阅读早报,看国际新闻、关于中国的报导、或时事的分析。有时候还是先看了早报,才看国内的报纸。所以早报的名望是很高的。早报的可信度也已经是到位了。早报必须维持和巩固这个地位。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对全球影响力的扩大,早报很自然的会更加重点报道中国新闻。因为读者群量,中国市场会占早报业绩的份额的更大的一部分。可是早报还是必须维持它的新加坡立场以评论时事,同时深入了解但是也要保持抽离,呈现独立,客观,平衡的视角。这样可以维持早报为新加坡华社重要支柱。

    我知道早报很慎重的看待自己的责任。不过因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谈新媒体和许许多多的改变也应该提提不便的地方,再次提醒一下。我想这是有价值的。

    传播华族文化和价值观

    第三,早报应该继续传播华族文化和价值观。这对我国华社是很重要的。许多早报读者也非常关心华族文化在新加坡的地位。我看早报交流版,经常有关于母语政策、翻译素质和公共告示用的语言等,的来信和文章。我完全了解华社对这些事情是特别关心的。政府也正努力去处理这些事情,协助保留及发扬华族文化。例如我们在职场或在学校里推广母语。我们在提升特选学校。刚好这个星期我到圣尼各拉女校为他们的新校舍举行开幕典礼,他们也庆祝了80年的校庆,比你们年轻一点点。

    我们还设立了华族文化中心,也通过通商中国协助在中国创业的新加坡人。这些许许多多的活动就是为了维持华族文化在新加坡的地位,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能够继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我们做这些工作都需要媒体的支持,早报一直大力帮忙,合作。谢谢早报!

    但是要办文化传承的工作也必须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与时并进。我们不能停滞在以往的形式,不然就会失去年轻一代的注意力。传统文化很重要,但是表达的方式,各种形式我们必须每年有新款式,新的构想。每年都是春到河畔,每年的春天都应该不一样。

    在这方面我知道早报不断改进,寻求新鲜的角度和活动来传播华族文化,吸引新加坡年轻的华人,比如在早报飨宴 《九。歌》音乐会里就邀请了西乐唐四重奏和昆曲艺术家-擦出了新火花。所以必须要有新花样。在中国也有新花样。因为新加坡传统的昆曲,传统的京曲,要维持下去是有的。可是有吸引年轻人,总是有新的构想,新的表达的方法。所以我们也必须与时并进。

    可是,在我们保留和发扬华族文化的当儿,我们要牢记,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社会。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大家对新加坡的共识,不分种族,把自己先当做新加坡人。因此,当我们在维持甚至扩大自己族群的文化,语言的同时,请记住我们一定要继续维护各群体的共同空间。这空间是大家用共同语言,那就是我们的工作语言-英语。这就是大环境,这是我们国情必须生存的硬道理。我们必须维持宗族和谐,必须维持社会的凝聚力,这个是完全不可或缺的。和谐是一回事,我们彼此不斗争不磨擦,不冲突是一回事,这个是重要的。但是要有凝聚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如果我们不斗争不磨擦,各居一角,这个是新加坡的华人,这个是新加坡的马来人,这个是新加坡的印度人,各走各的,各自为政,我看新加坡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必须维持这个共同的空间,当然发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但是也同时维持新加坡的认同感,新加坡的identity,我们的地位。希望大家了解,维持这个平衡点,大家可以平安地幸福地继续生活下去。

    总结

    我们现在正经历媒体景观改变的大调整。我们的规则和规范,还没有赶上新的现实。其实我们人民的习惯和思想和一些条律,不是条例,其实是我们的准则,还没有赶上这个新的现实。而这个现实也不断往前跑,所以当我们追上去,快要到的时候,它又向前走了,我们又必须适应了。但是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会建立适当的框架,让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利益,扩大空间让新加坡人可以做建设性,文明的交流,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与浮现,而不单是那些声音比较大的少数人的意见,保护正当利用新媒体的用户和不受到网上凌辱或匿名恐吓。

    政府跟媒体都需要随机应变,做调整。人民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学习会运用新科技,掌握新用法,迅速顺应,不变成数码落后之族。我们也必须学习提高我们的“数码智商”,学习综合掌握和了解多种不同的信息管道。我们收到的信息有增无减,必须能明辨是非真假。

    我有信心早报会成功的与时并进。再过90年,早报以什么形式存在,不得而知。但是只要早报能维护自己的公信力,借助作为新加坡中文报的优势,不断的自我更新,我相信早报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中文报之林,并且独树一帜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