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1月21日电,日本北海道大学21日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客座教授本间研一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持续用光线照射缺乏一种生物钟基因的幼小实验鼠, 可以恢复其大致以每天为一个周期的生活节奏(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研究小组认为,人类在幼小时期的光照环境,很可能会影响成年后的昼夜节律。这个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人类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方法。
研究小组指出,睡眠和睡醒基本以每天为一个单位重复的现象被称为昼夜节律,而这个节律是由生物钟制造的。哺乳类的生物钟中枢位于脑内,是称为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集团,负责向全身发送时间信息。如果制作概率节奏的生物钟基因之一的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缺损,从离乳期左右开始就无法维持昼夜节律。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让隐花色素基因缺损的实验鼠在出生后立即与母鼠处于连续照明环境下,在离乳后继续连续照射光线三周时间,此后在长期的黑暗环境下饲养。结果,研究小组用红外线传感器测量实验鼠每天的活动量时发现,实验鼠已经恢复了昼夜节律,而这种基因缺损的实验鼠在成年后昼夜节律本来应该消失。但是研究小组向已经长大的隐花色素基因缺损的实验鼠照射光线时,则发现无法恢复其昼夜节律。
研究小组指出,这表明出生后的环境变化会对遗传性的昼夜节律障碍产生影响,脑的发育也会受环境因素影响。人类也拥有生物钟基因,维持着昼夜节律,不过,有的人在隐色花素之外的基因出现变异时,也会出现无法早起或者是睡得过早、起床过早等问题。
这一成果的论文已经刊登在20日一期的美国在线科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上。(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