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1月17日电,春节临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暗喻“从头开始”,理发过年的民俗传统源远流长。
热腾腾的白毛巾、清爽的肥皂水、飞舞的刀锋在面颊和脖子上舞蹈……老一代的中国人对于这样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然而在“洗、剪、吹”遍布大街小巷的今天,像这样还保留着中国传统剃头刮面手艺的理发店却越来越少。
位于云贵高原的贵州省贵阳市,有这样一家理发店,当你推开理发店大门时,恍然间会觉得已置身于老上海的电影中:边角已是锈迹斑斑的镜子前,脸上搭着热气腾腾白毛巾的老人躺在黑色的皮椅上静待修面,身旁上了年纪的师傅在荡刀布上“嘡嘡”地磨着同样有了年月的剃刀……
“我们这家理发店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创立了。”63岁的老板夏培英告诉记者,从创办之初到上世纪60年代末,小小的理发店和中国一起经历了从私有到公私合营、再到国家经营的两次巨变。“那个年代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多少人剃头?”夏培英说,“如果不是国家养着,老一辈的师傅们怕是早就干不下去了。”
“没有当时的政策,这一门手艺恐怕很难传下来。”在理发店工作了30多年的老师傅杨立珍告诉记者,“当时组织动员妇女出来工作,大炼钢铁的体力活我们妇女们干不了,就都来理发店学手艺了。”
理发店最多的时候有33位理发师,全部都是妇女,理发店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命名为三八理发店。
在熬过了最初的艰难后,三八理发店迎来了最辉煌的10余年。杨立珍说:“一直到80年代末,一个城市理发店就那么几家,都是国营的,每天店门口都排着长队,都是顾客等师傅。”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理发店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烫头、焗油、染发等一系列新鲜事物开始走入中国人的生活,服务态度差、工作懒散的弊端更是让国营理发店经营收入每况愈下。
当时中国处于转型期,对于如何发展只能是慢慢摸索,小小理发店同样如此,个人承包使得三八理发店再次在逆境中生存下来。
“1989年领导来找我谈话,说是经营不下去了,但大家很珍惜这个牌子,一致推选我承包继续经营。”夏培英说。而她只用了2个月,就使暮气沉沉的国营店实现了盈利。“那个时候到处求着朋友和亲戚来帮忙,烧锅炉的、打杂的都是亲戚,吃住都在店里,晚上就是把两条长板凳一拼就睡了。”
但最让夏培英发愁的并不是工作有多辛苦。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脚步逼近,领导也给她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个体经营,要么关张大吉。
改革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面对每月3000多元的房租和10余位师傅的饭碗,月收入只有80元的夏培英赌上了全部身家。“市场竞争躲不开,我就不相信传统手艺在市场中没有立足之地!”
70年的坚持让传统手艺在今天又有了生机。三八理发店目前已经有10余位理发师,其中不乏一批学成出师的年轻人,而传统手艺吸引的数百名回头客让小店每天热热闹闹,夏培英的月收入也从80元变到了上万元。
“手艺人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做好手艺活,改革的洪流就是逼着你脚踏实地去走每一步。”夏培英说。(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