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5日

    中央社:新加坡44年首暴动 客工压力引爆


    (中央社记者吕欣憓新加坡特稿)酒精或许是惹祸事端,不过新加坡一场车祸演变成400多人的暴动,劳工组织「客工亦重」副总欧伟鹏表示,他不会简单将暴动归因于酒精,许多客工在新加坡其实是相当沮丧的。

    2013年12月8日晚间,新加坡小印度区一如往常人潮汹涌,有的是观光客,有的是新加坡在地人,更多的是来自印度和孟加拉的外籍工人,他们赶在上工日前一晚,到小印度和同乡一块喝酒聊天,露天席草地而坐,抒发平日工作压力。

    但这天不一样,一群外劳准备要搭车回宿舍时,巴士撞上了1名印度劳工,引起了聚集在小印度的劳工们愤怒,拿起身边的砖头、垃圾桶,开始砸巴士,现场好几辆警车也无一倖免,被翻倒甚至放火烧。根据新加坡警方统计,现场共有400多名劳工参与暴动。

    截至2013年12月17日为止,共有28名嫌犯被起诉,新加坡政府准备遣返53名参与暴动的劳工,而这53名劳工不得再踏入新加坡。

    根据新加坡警方初步调查,当晚9时23分警方接获报案,小印度区发生车祸,警方和民防部队人员抵达现场,要救出被撞的印度人约是9时40分,10时围观群众开始变得具有攻击性,10时30分镇暴警察抵达现场,警方约在11时30分左右完全控制现场。

    新加坡官方将此事定调为「孤立事件」,并称暴动是不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新加坡的行事作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会彻底法办闹事嫌犯,并已责成内政部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事件的起因与细节。

    这起事件震惊新加坡,也震惊国际社会,暴动在世界各国虽不能说稀鬆平常,但并不是少见的新闻,而新加坡却是一个特例。新加坡上一次发生暴动,已是44年前的华人与马来人的种族冲突,新加坡警察总监黄裕喜说自己担任警职近40年来,没有遇过这样的事情。

    新加坡人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多支持政府重惩这些人,主流媒体「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Straits Times)也发表社论,主张严厉制裁参与暴动的劳工,不管这些工人原先国家的街头文化或是对待威权的态度是什么,在新加坡都不存在这样的空间。

    新加坡交通部长吕德耀在暴动隔天表示,他到现场闻到浓浓的酒精味,研判是酒精惹事,内政部长易华仁(S. Iswaran)随后宣布小印度在暴动后的第一个周末,也就是12月14和15日实施禁酒令,在警方划定的范围内不能卖酒,也不能饮酒,希望藉此让事态冷静下来。

    新加坡劳工组织「客工亦重」(TWC2)副总欧伟鹏对「全球中央」表示,他不会简单将暴动归因于酒精,从他的工作中他了解到,许多客工在新加坡其实是感到相当沮丧的。

    新加坡截至2013年中,共有540万人口,其中有200万是外国人,而这200万人中又有一半约100万人在新加坡从事劳力工作,举凡建筑业、制造业、餐饮服务业、清洁业等,都看得到他们的踪迹,新加坡称外劳为「客工」,但这客做得并不轻松。

    客工亦重的工作人员常在捷运站发传单,教导客工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欧伟鹏说,99%的人拿了传单都会认真看,显示他们真的有这样的需求,据他们了解,有20%的客工没有拿到该有的薪水。

    儘管新加坡官方强调并没有证据显示客工暴动是因为对薪水或是福利不满意,调查也还在进行中,但现实是客工在新加坡的处境的确没有外人想像轻松。

    这些客工来到新加坡,要先付6000到1万新币(约新台币13万8000元到23万700元)不等的仲介费,平均一天工作10到12小时,月领约600到1000新币的薪水,等于第一年都在还仲介费,几乎无法存钱。

    因此他们时时必须担心会被炒鱿鱼、会受伤,否则就等着负债累累,「这种状况下,怎么能说客工在新加坡感到很开心?」欧伟鹏说,即使客工没受伤,薪水按时领,他们依旧感到无比的压力。

    事件发生后,「海峡时报」曾发表评论,认为应该要给客工更多的休闲空间,正视他们的休闲需求,人力部鼓励雇主给客工安排更多休闲宿舍,新加坡外籍劳工中心也准备推行客工居委会,由客工组成,筹划更多活动。

    新加坡在2012年11月时发生中国大陆籍巴士司机集体罢工事件,上百名陆籍司机以消极不上班方式,抗议同工不同酬,当时也是震惊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已有26年没有发生罢工,新加坡政府也是迅速起诉多名司机,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后来有5人因此坐牢。

    诚然,各国有不同国情,做客的人必须尊重,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也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但多次偶发事件集合起来就不会是巧合,若能藉此契机,重新审视劳工政策,甚至更深层地寻找一种尊重「人」的价值观,未尝不是新加坡转变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