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011年向芬兰Arctech 公司订购的一艘可“横向破冰”的新式破冰船“Baltika”,预订今年春天交货,观察者预测,这艘船可能影响新加坡的炼油业及新加坡因地缘位置带来的繁荣。
网站Mothership报导,“Baltika”不像传统破冰船用船头、船尾破冰,它横向破冰;这代表它的破冰能力及效率是传统破冰船的数倍,成本也可降低。
报导指出,北极圈的冰层与在赤道附近的新加坡息息相关。北冰洋已在过去十年持续融化,意谓着东亚、欧洲的船只有更多机会可以顺着“北海航路”穿越而过。
新加坡“唯一”的天然资源就是其战略地理位置。传统航路由欧洲到东亚,必须绕经苏伊士运河、南亚,再到达马六甲海峡顶端的新加坡,再经过南海北上。一旦“北海航路”打通,欧洲经“北海航路”到东亚,可节省三分之一的海运路程,以及规模可观的燃油成本。
海运路线缩短对新加坡的影响还是未知数,随着新科技及导航系统进步,循“北海航路”探索北极圈可以更容易,且全球还有22%未被开採的石油及天然气在此地。
目前走北海航路还有安全考量,如果要走就必须有破冰船随行。俄罗斯已有37艘,其中有四艘是核子动力破冰船;但俄罗斯能否投入更多资源建破冰船,也是未知数。倒是俄罗斯总统普京2011年在“北极论坛”曾说:“我要强调北海航路做为国际运输动脉的重要性。”
目前只有原油、矿产才走北冰洋航路,载人或其他较有时间限制的货品,还没有使用这条新航路。
新加坡或许还可以利用时间研究未来一旦“北海航路”广泛使用后的效应。新加坡去年已获得进入“北极理事会”担任观察国,但除了“观察”,新加坡还能做些什么,也还未知。作者认为,新加坡在北极圈发展后的命运并非自己能掌控,但新加坡肯定不会束手旁观。(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