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13日

    专访:好电影要有皮肤呼吸般的质感——对话华语电影选片人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共有12部华语电影参展,更有3部入围主竞赛单元逐熊。迄今,《推拿》《白日焰火》《魔警》等影片都已亮相,在电影节上引发一股“中国热”。不少观众很好奇,什么样的华语片最合柏林电影节品味?柏林电影节独特之处何在?现任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或许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最佳人选。

        2001年至2007年,她曾负责柏林电影节中国区选片工作,并自此和柏林电影节结缘,几乎每年都来。本届电影节期间,她通过邮件和记者进行了对话:

        柏林电影节选(华语)片的标准和机制是怎样的?

        ——柏林电影节对选片并没有明确的成文标准。我的个人体会是比较关注创新和社会性的电影创作,尤其是支持对艺术和社会有系统思考、鲜明主张的电影人才,不拘一格。

        就选片机制来说,电影节每个单元都不太一样。主竞赛单元的选片委员会一般由7到8人组成;其他单元的选片一般以单元负责人为主导,在环球选片旅行中不断充实入选影片。电影节在全球每个地区还有自己的顾问代表,独立灵活运作,主要负责推荐和初选的工作。

        从您当年的选片经验来看,中国与西方电影最大的差异或差距在哪里?

        ——在柏林电影节上出现了不少获奖的中国导演作品,如同很多欧洲艺术电影一样,很多也是以“人”为出发点,社会批判性和艺术性兼具,但是离大师级作品可能还是少一些收放自如、如同皮肤呼吸般的电影质感以及电影语言创新。

        中国电影和西方电影的概念是人为划分的,全球化背景下关于差异和差距的讨论,可能不如合作交流来得更有意义和更有积极建设性。比如近年来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和法国、意大利、日本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专业合作,非常有挑战和带来惊喜。

        中国电影怎么才能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

        ——人算不如天算。目前取得相对“成功”的中国电影大多在法国艺术院线。除了电影质量和鲜明个人风格作为保证之外,与国际发行体系的合作交流日益重要。从项目策划、筹资阶段就要与国际合作方展开全方位的交流、互动和相互支持,这方面贾樟柯团队、娄烨团队的构建模式和长期运作专业经验值得参考。

        柏林电影节的电影一向偏“冷”,电影节却能经久不衰,为什么?

        ——电影“冷”是从娱乐性上来说,柏林电影节更体现出德国民族的严谨思考和社会责任,当然这也与德国的人文教育以及电影教育体系密切相关。柏林观众的多年支持和大规模互动参与,是柏林电影节的最大特色和魅力之一,2013年,柏林电影节吸引观众约47.58万人次,在世界电影节中名列前茅。(新华社记者文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