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24日

    从典籍到现实:中国努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南京市博物馆的“玉堂佳器”展厅内,几名参观者一边参观展品,一边掏出手机扫了扫“黔宁王遗迹金牌”等展品边的二维码,查看对应藏品的名称、典故等信息。

        “不仅有更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还有音频和视频介绍,我可以立即发到社交网络上进行分享,也可以‘扫’回家慢慢欣赏。”市民王晓琦说。

          去年年中,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40余件一级文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前来参观的观众只需用“扫一扫”,就能自动从南京市博物馆官网中调出相应文物的介绍。据介绍,推出这种自助导览服务的初衷,是想提高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了解文物展品的兴趣。

          “要唤起大量年轻粉丝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手段必须要有趣味,能吸引人感动人。年轻人喜欢分享互动,喜欢玩手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拍下来上传到朋友圈。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下一步将在展厅内提供免费wifi服务。”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吴阗说。

          二维码、APP手机客户端、微信……数字时代的新鲜介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博物馆领域,背后是博物馆角色定位从重“物”到重“人”的观念转变。

          “在发达国家,一家人去逛博物馆就像去看电影、逛街一样,中国的博物馆也要力争让人们能够从早上九点待到晚上八点,体验好看更好玩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

          让更多人以简单、富有乐趣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有趣动人的一面能够在青少年内心生根,让他们能主动接触、研究,是中国文化工作者正在致力做的事。

        2013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多档与“汉字”相关的综艺节目,如《中国汉子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许多观众都反映,这些节目让人们认识和重温了中华汉字的魅力。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当今中国汉字的普及程度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兴趣。”张颐武说。

          许多中国文化创意业人士十分关注并试图借鉴身边的“好点子”。2013年,台北故宫一款普通的胶带纸就因为印上了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朕知道了”而卖到断货。

          “传统文化还是能够找到符合当下社会审美趣味的呈现方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吴阗说,新媒体只是激活手段的一种,关键在于激活了之后,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能够重新融入现代生活,仍需要认真思考和加倍努力。(新华社记者蒋芳、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