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24日

    新华社:中国经济“末日论”缺乏理性思考

        最近,一些西方媒体热炒中国经济持续放缓,断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灾难性的崩溃”正迫在眉睫。

        这种“啊,天哪!”的末日惊呼听上去更像是街边乱断别人生死的算命先生,与其说是纪录片的预告片,不如说是过于情绪化的虚构惊悚片。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一些悲观的观察家曾无数次言之凿凿“预言”了中国的崩溃,但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他们这一次关于中国未来的最新“预言”充满了悲观:“硬着陆”“危机重重”“普遍的抗议和骚乱”“灾难”“崩溃”……

        他们错误地将中国经济过度简化成若干数字,然后又夸大其词,描绘一个可能性几乎为零的经济崩溃图景。被翻来覆去引用的数字是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均放缓至7.7%,为1999年以来的新低。

        不过,那又怎样?

        自从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并开始有GDP统计数据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低于6%的年度有3次,低于8%的有9次,低于9%的有12次,10%以下的有19次,但是,中国都没有崩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率接近双位数,这或许给末日论者造成一种错觉:似乎无论国内外环境怎样变化,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中国经济必须保持接近双位数的增速,否则就是“硬着陆”,就会面临经济全面崩溃的“灾难性后果”。

        这种“非快即死”的逻辑很荒谬,完全缺乏理性思考。

        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了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国短期增速受压再也正常不过,但这决不是惊慌失措的理由。

        末日论者的“预言”缺乏理性,他们远远地看到一棵或几棵树木,便以为已清楚了解中国经济整片“森林”,不仅高估了自己对中国的认知,也低估了决策层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和应对的灵活度。

        30多年的爆炸式增长让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当前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放缓是可控的,一个增长的中间地带正是现阶段所亟须的,这有利于化解多年累积的房价过高、政府债务膨胀过快等局部风险。

        毫无疑问,不顾一切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时代已成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债务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长远而言,中国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必须得到优化和提高,但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并不等于要搞“休克疗法”,决策层会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运行状况,在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控通胀、保民生、防风险、反腐败、顾生态等之间灵活选择治理国家的政策优先方向和施政重点。

        中国以弹射般的速度在短短30多年内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益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中产阶级兴起、全球化贸易、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等等。

        这些因素如今大部分仍然适用,它们和多年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和国民财富等一起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底气。

        不可否认,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中国远非成熟市场,无论在发展程度、居民收入、科技水平、人文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后劲欧美也难以企及。看看中国最火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它使合作方天弘基金在半年多时间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基金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之一,速度冠绝全球。

        农历新年后中国多地出现“用工荒”现象也证明,中国的就业市场依然具有很大的弹性,加上欧美复苏加快带来外部需求反弹,这些都会为中国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治多年来保持稳定,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60项改革任务中,过半数已经启动,今年内即有望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活力和内生动力,未来依然予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不出意料,中国经济仍将是2014年世界经济的最大亮点和增长的主导力量。不同地区和机构的研究都表明,今年中国将至少贡献全球30%的增长。

        因此,中国经济奇迹远远没有结束。在移动互联网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一旦顺利完成,增长依然可望再次加速。正如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曾无数次让西方观察家大吃一惊一样,世界只需静心屏气,等待中国新故事渐次展开。(新华社记者陈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