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2日

    记者观察:“星星生产力”从何而来?

        韩剧一直是韩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虽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低谷,但最近两年,从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到长腿欧巴李敏镐参演的《继承者们》,再到最近热播的《来自星星的你》(简称《星星》),新一波韩流再次来袭。

        那么,韩剧是如何打赢这场漂亮的翻身仗?中国电视剧行业又能从中获得什么灵感?

        从“追剧”到“追文化”

        虽然韩剧由于“逻辑性较差”和逃不出“玻璃鞋”的老套剧情而受到诟病,但其巨大成功是不争的事实。伴随韩剧等文化产品席卷全球,各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的好感也在上升。据统计,韩国文化产业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使韩国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

        这种红火的“星星生产力”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韩国汉阳大学文化创意系教授安昶炫认为,核心源于所有韩国影视作品从前期策划就极为注重的“OSMU”(One Source Multiuse)模式,即“一源多用”。

        韩国开发制作电视剧等文化产品时,会把韩国的传统文化、饮食、服饰、旅游等捆绑在一起在剧中集中展现,这样观众对该剧的消费也是全方面的。同时,以该剧为核心的周边产品产业链条非常完备,能够保证这些产品的及时供给。

        所以,无论是《星星》中女主角千颂伊最爱的“炸鸡和啤酒”,还是男女主人公用来聊天的社交软件“连我(LINE)”,都伴随这部韩剧的热播而人气爆棚。以《星星》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不仅带来了最大的商业利益,也使更多外国人从“追剧”转变为“追文化”。

        植入广告“天衣无缝”

        在剧中展现商标的产品,都是明星代言或为该剧提供赞助的商品。而一些没提供赞助的厂商则被禁止在剧中“露脸”,这也是为何很多剧中的商标都被“贴牌”的原因。

        由于韩剧边拍边播,随着一部剧的热播,还会有很多“闻风而动”新加入的赞助商——这就是为何三星的笔记本电脑在《星星》中一开始被贴牌,但在该剧的中后期又频频出现的原因。

        “韩国是个时尚产业与娱乐产业高度结合的国家,韩剧是时尚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因此剧中出现的服饰或饰品风格或生活方式,都会引来效仿。”曾在知名韩企从事文化娱乐工作的中国人徐若侃说。

        他认为,《星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也和韩国影视剧成熟的植入广告操作分不开。中国人对植入广告的广泛认知是近五六年的事,但韩国起步要早得多,因此手法更为成熟,紧贴剧情,显得毫不生硬突兀。

        “文化立国”带动经济

        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希望通过文化产业拯救金融危机之后的韩国经济,摆脱资源匮乏的限制。韩国电视剧也因此享受了充分的政策倾斜而迅猛发展。

        于是,从张东健到裴勇俊,从李敏镐到金秀贤,一个五千万人口的国度成为亚洲“男神”的策源地。

        现在,《星星》在中国视频网站上十几亿的点击量已使吃炸鸡喝啤酒成为韩国青年文化的象征。安昶炫指出,从“追剧”到“追文化”的转变,使更多国外友人了解韩国人的真实生活,韩剧也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互相沟通了解的重要渠道。

        韩国首尔市政府近日说,将选出在韩流影视作品中亮相的120处首尔景点或商店以及7条主题路线,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将韩流的范围从韩国流行音乐和韩剧扩大到饮食、美容等方面。

        国产剧当自强

        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消费电视剧的第一大国,从2003年起,每年的产量都超过1万集。但是,能够进入国际市场造成强烈反响的中国电视剧并不多,更不用说通过文化出口来带动“中国制造”的出口了。

        韩剧的制作精良得益于高度的产业化,这点值得中国借鉴。比如:情节设计上每次悬念应该卡在哪个时间点,其实是多年来韩剧模式的经验总结;演员们貌似完美无瑕的外表呈现背后,其实是靠灯光布置、摄影角度、化妆服饰多种因素精准合作。

        另外,很多韩剧采取一边拍一边播的模式,这就对电视剧的制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水准不够,谁还会有耐心等一周再追看下一集?

        边拍边播的过程里,编剧会根据观众反馈对剧情进行调整,迎合观众的喜好。例如,《星星》中男主角金秀贤曾多次穿着高领毛衣,但由于观众在网络上反映不喜欢这种打扮,制作方立即改进,采纳了低领扮相。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电视剧产业来说可能不完全适用,但还是值得借鉴的。(新华社记者彭茜)